《情信》(谢燊杰+徐山淇)@ 陈芷欣

《情信》是一部看似平淡的戏剧,却也是最触摸到我心深处的戏剧。

整场剧里只有两个人物以及简单的布景,没有什么动作或是布景上的变化。故事内容其实说的就是两个男女,张兴南与程小曼,从小到大的“友情”,彼此通过写信来互动,在经历各自的种种困难中向彼此倾诉。结局并非完美,却带出了生活的真实性。

因为整场剧的故事内容是极其的简单平淡,而演技方面也没有太多的动作与表情,因此整部剧最吸引我的就是舞台上的设计与调度。剧中除了演员以外,不断在变动的是舞台上两张椅子的位置。起初,这两张椅子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位置也是对称的,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成长,各个人物的椅子都被搬移到不同地方与方向,也最终停留在不同地方与角度。这有如是在带出人物的人生发展与向往的不同。

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这整部剧的舞台调动其实早已暗示这两个人物是一定不能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人生轨道从来都没有机会交接。从人物围绕着各自的椅子这动作,我们可以发现到他们并没有走到对方的椅子。他们像是专注在自己的世界,并没有想到多方的世界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认识彼此,甚至年幼时是同学,但从整部剧下来,这一个举动其实就说明了,他们不会到彼此的世界里去。同时,演员在一边围绕着椅子走动,一边念信时,目光也从为投向对方。虽然我们可以说这是为了让演员与观众把自己带入到“无法与对方面对面交谈”的这样一种氛围里,但这也暗示其实男女主角都不是真正的爱对方。在目光不注视彼此、生活只围绕在各自的生活圈子的这样一个状态下,男女主角的人生是早已注定不可能交接的。

另外一个舞台上的调度是男女主角在更换衣服时,他们两人都走到舞台后中央的那唯一一个柜子去更换披在身上的衣物。这衣物的更换很明显是代表了他们不同人生阶段,但唯一不明显的是他们从未与对方“相遇”。虽然两人都适用同一个柜子,并且都在更换衣物前后有围绕着柜子走动,但这其中,他们都不与对方有任何目光的相遇。同时,他们也在走动时并没有与对方相撞。他们给自走各自的、做各自的,仿佛另外一个人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舞台调动也是说明了他们的人生都一直无法赶上彼此的脚步,将注定错过彼此。

最后,信,作为整部剧的主要符号,更是确认了男女主角交错的人生命运。信本身是一个有时间上延误性的一种交流工具,然而剧本的原始作者却仍然选择使用信这一种交流工具,就是为了凸显两人的人生阶段上的落差。因为信要送到对方需要一段时间,在当时交通工具还为发达的时代更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当信件送到对方手里时,那个发信人已经继续步入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了。由此可见,男女主角的人生阶段是被注定无法交接的。

《情信》对于我而言十分的特别。它开阔了我对于戏剧的认知。我一直认为戏剧就是要有表演,舞台上的惊喜等等。但在看了《情信》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简简单单的舞台设计与调度就能够发挥到剧的重点,不需要依靠多余的演技或是惊喜。因此,《情信》的舞台设计与调度是使到我被吸引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