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谈《如梦之梦》: 生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因果
《联合早报》2014年1月9日¤邓华贵报道
台湾著名编导赖声川的史诗巨作《如梦之梦》,将在下个月的华艺节首次登陆本地。此次演出也是表演工作坊首次连续四天上演这部长达八小时巨作,赖声川在电访中笑道:“工作人员和卡司都会疯掉吧。”
《如梦之梦》的惊人之处,无疑在于其长度和破天荒首创的环绕式剧场。该剧编导赖声川在越洋电访中却笑说:“这不是我故意的。”
话从何说起?他解释道:“打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刻意要做一部八小时的剧。我只是把10多年来看到、听到、读到的东西结合,把从中汲取的灵感混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整体、流畅的概念。结果一排就是长达八小时的剧。”
灵感诞生于菩提迦耶
《如》的诞生可追溯到1999年,当时赖声川前往印度菩提迦耶(据说是释迦牟尼顿悟成佛的地方)参加一个佛法研习营。
在一次静心冥想时间,他坐在摩诃菩提寺庙外的菩提树下,被人来人往的访客绕着寺庙边走边修行的一幕所震撼。于是,他开始将脑海中酝酿的灵感组合成一个宏大的故事,同时也从《西藏生死书》汲取灵感,将错综复杂而丰腴的生命、爱与顿悟的故事,统统从心中和脑子里“倾泻”,挥洒在纸上。
从印度回到台北后,赖声川完成了29页的剧情大纲,随后开始通过工作坊的呈献方式说出故事,让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学生演出。2000年5月,《如》完整版首次在台北艺术大学作世界首演,接续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于香港和台北演出。
去年4月,《如》展开亚太巡回演出,继北京、乌镇、上海、台北和深圳后,将在下个月的华艺节来到最后一站:新加坡。
该剧由表演工作坊呈献,29名演员演绎100多个角色。参与者包括中国当红艺人和台湾资深舞台剧演员如许晴、金士杰、史可、胡歌、李宇春、孙强、谭卓等。
每次演出都好像是最后一次
《如》是一部特殊的舞台剧,不仅因为演出时间长达八小时,也因剧情带领观众穿越民国初年和现代,空间穿梭于台北、上海、北京、巴黎和诺曼底。该剧也首创环绕式剧场,将观众席置于剧场中央的“莲花池”,以此为中心环绕观众席搭建舞台,剧情就在观众的四方八面上演着,成就一种非传统的观戏体验。
然而,独特的舞台设计也同时带来技术上的挑战,且牵涉到观众人数的限制。谈到上演该剧时须面对的挑战,赖声川分享了一则小故事:“2001年,我在台北艺术大学艺术管理研究所开了一门课,出的题目是为《如梦之梦》做一个正规的演出计划,让五个研究生一起去做。
“结果他们交上来的答案是:没有办法做。理由是找不到场地和预算,因为戏长、演员多,观众又少,无论怎么计算都找不出一个符合预算的方法。我看了觉得好笑,因为靠这部剧确实赚不到多少钱,要非常有胆量才能去做。”
因此他笑说,要上演这部剧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每次演都好像是最后一次,因为太难了,但我是随缘的。”
他也透露,这次的亚太巡演激起了不少回响,譬如如今在上海已有人想盖一个剧场,专门上演《如》,并邀请他担任设计。
“因果”两字概括全剧
《如》故事讲述一个刚毕业、满腹理想的医生,上班第一天就有四个病人相继过世,她的专业训练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出于无助,同时想为病人做点事,她决定接近剩下的第五号病人,倾听他一生的故事。全剧就由此病人叙述的故事展开,陆续带出其他的故事人物,透过不同人的故事看人生。
身为佛教徒,赖声川选择以“因果”两字概括全剧。“我相信因果,这不是迷信,是物理。它是说你放了锅子在炉子上,开了火它就会热;同样的,你打一个人,他就会痛。每一件事情,都会创造一个果,生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因果。
“我们在生命中,是否能清楚意识到每一个行为都会带来后果?如果每个人都能想到这点,就不会去伤害别人。有因就有果,这么简单一句话,其实非常深奥,也是我希望《如》能引导观众去思考的。”
●2月6日至9日/下午1时30分(第一部分)和晚上7时30分(第二部分),持票者可观赏同一天的第一和二部分演出/滨海艺术中心剧院 / 48、58、68、78、88、98、108、138、148、188元/售票:SISTIC;电话:6348555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