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报告:《跟我的前妻谈恋爱》1
黄曼君、丘幸涵、王珮潔、谢秀彬、李慧仪 从“性”出发: 思考[性/爱情/婚姻]的方程式 自古以来,“性”这一课题便不断在文学中被探讨。“性”除了指“性欲”,也包括“性别”这一课题。本报告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跟我前妻谈恋爱》这出剧所包含的“性”符号,即“性”的再现、隐喻等等。本报告引用弗洛伊德所发表关于“性”的概念,作为“性”在报告中的定义和解释。“性”包含了比寻常观念更宽泛的意义,不仅仅指生理上达到的快感,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生殖,而是为了获得快乐的感受——所有富于感情的、友好的冲动都属于性冲动。因此,接吻、手淫、亲密的动作都可归纳为“性”。换句话说,所有广泛的爱都隶属“性”的范围。此外,本报告也从“性别”的角度,分析《跟我前妻谈恋爱》这出剧里两性之间的权力主导。结合“性”两方面含义,本报告最终会对男女爱情发展的方程式,[性、爱与婚姻]此组合做一个概括性讨论。 [性、爱与婚姻]是不是既定的方程式组合? 《跟我前妻谈恋爱》,其剧名便透露了好几层含义。从表面上看,主人公马勇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好友张琪与自己的前妻谈恋爱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则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在好友与前妻恋爱的过程中重新恋上前妻。剧情也以这样的形式发展出明暗两线。剧中两对情侣的恋爱是剧情的明线,而暗线便是马勇和晓红重燃爱火的过程。 再看其更深一层含义,《跟我前妻谈恋爱》,“前妻”与“谈恋爱”本是对立的两组词句。“前妻”标示了一段已流逝的关系,而“恋爱”则是一种进行式关系,将两者并列在一起,即和已错过的对象再次恋爱,这似乎产生了一种时空交错的幻觉。进一步来说,“前妻”表示“已逝的婚姻”,则代表一种责任的卸下;而“谈恋爱”这种人伦关系,并不存在履行“责任”的义务。 看《跟我前妻谈恋爱》这出剧名,似乎标示了一种不存在责任关系的交往行为——“和前妻谈恋爱”——摆脱责任的同时,却又能享受各种恋爱带来的欢愉,包括性行为。 这部剧在马勇和晓红之间浓厚的“性”暗示后,以一场突兀的RAP来结尾。马俞两人重燃爱火,但并没有定下新的婚姻关系。追求“性”与“爱”,同时摆脱责任义务之爱情观,似乎是《跟我前妻谈恋爱》结局的留白给予观众的思考。 接下来,本报告会从不同方面,解剖《跟我前妻谈恋爱》剧中诸多有关“性”的再现、隐喻,展现“性”在男女爱情世界里的重要性。 《跟我前妻谈恋爱》这部剧,是以现实主义的形式呈现的。舞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