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泪》和《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实验无罪颠覆有理
《联合早报》2009年1月20日
文/周文龙
荣念曾《荒山泪》:借程砚秋思考文化交流
“我们有一种错觉,以为中国传统戏曲不重视实验。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实验呢?500年前戏曲大师在做的也许是实验,不是传统,而我们现在做的实验剧场,500年后也可能被称为传统。”与荣念曾做长途电访,谈到传统戏曲和实验剧场关系时,他提出上述看法。
荣念曾是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也是著名的实验剧场导演,所执导作品如《中国旅程》、《百年孤独》等,都给剧场带来启发。然而这几年来荣念曾却开始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不断找来传统戏曲演员进行跨文化的实验创作与思想碰撞。
他的新作《荒山泪》,即是借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同名作品《荒山泪》为起点,融入大师西游欧洲追求艺术的经验,在舞台上进行一次有关戏曲的实验创作。该剧演员包括著名昆曲艺术家石小梅,以及青年京剧演员蓝天和董洪松,去年4月香港艺术节演出后,深获好评。
问荣念曾这个实验剧场导演,为何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时,他说:“传统戏曲演员的训练都是从九岁开始培训,我对他们的训练感兴趣,而他们在训练下如何跳出框框,让技术不致变成自己的包袱,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东西。”
荣念曾不觉得传统戏曲和实验剧场有太大差距。他说:“撇开形式,传统戏曲的搬椅子动作,和现代社会的搬椅子动作有不同吗?其实每种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文化经验。比如耍水袖,它与我们过去生活方式和审美态度有关,有历史和文化源头在里面。了解传统形式后,我们自然能找到它和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荣念曾认为程砚秋就是一个具现代实验剧场思维的戏曲家。
不表演的表演更重要
程砚秋是中国著名京剧演员,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他曾于1930年代到欧洲进行文化交流,参观了欧洲的剧院、学校,还试用西方音乐来谱李白杜甫的诗作,用京昆演唱西洋歌曲等。
有一天,程砚秋走进柏林的一座教堂,唱诗班刚刚做完晚祷,他忽有所感,请随行友人征得牧师同意,走上讲坛唱了一段《荒山泪》。
对于程砚秋的艺术探索,荣念曾深深感动,他说:“程砚秋的行为接近无为无不为概念。他没有宣扬国威的目标,什么都去看,都去试一下。”
荣念曾想通过程砚秋的故事,来思考文化交流是怎么一回事,从更深层去看文化交流的基本在哪里。
在《荒山泪》排练中,荣念曾和三位京昆演员做了各种尝试,比如叫他们试了生角、花脸反串旦角,女扮男后再扮女等,还试了不同的水袖和云手。其中最特别的实验是:将《荒山泪》的唱词拉慢,55 秒唱词用三分钟来唱;把古尔德(Glenn Gould)演奏的巴哈《哥德堡变奏曲》拉慢,衍生至二重唱。他还以比莉·荷利黛(Bilie Holiday)的爵士乐为伴奏。
他表示,传统戏曲演员最大障碍是习惯在舞台正中对着观众表演,所以在排练时,他要求演员不要特意表演。“不表演的表演比表演的表演更重要。只有政治家爱站在舞台中表演,戏曲演员无需学他们,把舞台搞得像马戏团表演一样。懂得利用舞台,大家都看得到你的。这就好比中国画的留白、动静,有时沉默反而更加有力。”他也认为,戏曲改革问题很多,不过最后还是回到专注、诚恳、自信心和交流的问题。“至少《荒山泪》的演员认识了巴哈、哥德堡,也开始思索怎样处理当代和传统,如何处理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了。”
●2月3日至5日晚上8时/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38元,优待学生、国民服役人员及乐龄人士27元
张献《舌头对家园的记忆》:让舌头舞蹈
中国戏剧家张献是个具有奇特经验的人,他曾是画家、诗人、剧作家,也当过针织厂工人,电影放映员,甚至在新加坡电视台做过一年编剧。
他创立的艺术团体“组合嬲”,也是个奇特的组织,它既是舞团也是剧团,但又不只是舞团或剧团,张献说,“组合嬲”是一个独立艺术家的联合体,每个艺术家可以随意参加,用他们的身体、音效、影像,文字、互相组合出“不加预设”的作品。
由张献和组合嬲呈献的演出《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就是充满即兴和实验性的“不加预设”作品。
《舌头对家园的记忆》主要围绕在舌头的意象,以舌头表达城市人的情感记忆,包括70年代前中国集体性社会的记忆,以及80年代年轻诗人的精神启蒙。
住在上海的张献接受记者长途电访时说:“舌头是身体的一个特别工具,它不只是用来说话、表达自己想法。它也是用来品尝,能记住一些味觉记忆。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他的舌头的存在,是否也意味着他没有了个人独立的声音,没有了记忆呢?”
为此,张献要把舌头的功能解放出来,让舌头成为第五肢,让舌头舞蹈!
《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开始排练时,张献给表演者读了王寅、陆忆敏、张真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一些诗句如:
白色的海洋穿过黎明的医院
裸露的玻璃尚有余温
我躺在冰冷的人行道上
水泥地面像镜子一样冰冷,城市
在我的脊柱之下
无声无息地运行……
悲凉的笔调和意象,引起了80年代城市中长大的表演者的共鸣,大家就以这些抽象的诗意和概念为素材,将它落实到具体的身体动作语言中。
张献说:“舌头在口腔的搅动,会牵扯到脸部,形成不一样的脸部表情,这脸的表情就会构成身体动力,带动身体动起来。”
在身体的转动中,张献加入了刷牙、焚香和排队的集体式场面,以此阐释对城市和历史的记忆,也表达身体在集体社会中的压迫。许多中国观众认为《舌头对家园的记忆》是一场政治演出。这使该剧虽赢了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却遭中国许多剧院拒绝,只能在画廊、户外公共空间以及一些地下剧场里演出。
张献坦言,他的演出确实充满实验性,打破体制规矩,令一些观众感到昏眩。“我只是强调独立的概念,用身体来进行思考,只不过在中国,有时候‘要独立’的行为都会被标榜为政治行为。”
●2月7日及8日晚上8时/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35元,优待学生、国民服役人员及乐龄人士25元
●华艺节门票在SISTIC发售,电话:63485555,网站: www.huayifestival.com
文/周文龙
荣念曾《荒山泪》:借程砚秋思考文化交流
“我们有一种错觉,以为中国传统戏曲不重视实验。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实验呢?500年前戏曲大师在做的也许是实验,不是传统,而我们现在做的实验剧场,500年后也可能被称为传统。”与荣念曾做长途电访,谈到传统戏曲和实验剧场关系时,他提出上述看法。
荣念曾是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也是著名的实验剧场导演,所执导作品如《中国旅程》、《百年孤独》等,都给剧场带来启发。然而这几年来荣念曾却开始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不断找来传统戏曲演员进行跨文化的实验创作与思想碰撞。
他的新作《荒山泪》,即是借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同名作品《荒山泪》为起点,融入大师西游欧洲追求艺术的经验,在舞台上进行一次有关戏曲的实验创作。该剧演员包括著名昆曲艺术家石小梅,以及青年京剧演员蓝天和董洪松,去年4月香港艺术节演出后,深获好评。
问荣念曾这个实验剧场导演,为何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时,他说:“传统戏曲演员的训练都是从九岁开始培训,我对他们的训练感兴趣,而他们在训练下如何跳出框框,让技术不致变成自己的包袱,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东西。”
荣念曾不觉得传统戏曲和实验剧场有太大差距。他说:“撇开形式,传统戏曲的搬椅子动作,和现代社会的搬椅子动作有不同吗?其实每种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文化经验。比如耍水袖,它与我们过去生活方式和审美态度有关,有历史和文化源头在里面。了解传统形式后,我们自然能找到它和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荣念曾认为程砚秋就是一个具现代实验剧场思维的戏曲家。
不表演的表演更重要
程砚秋是中国著名京剧演员,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他曾于1930年代到欧洲进行文化交流,参观了欧洲的剧院、学校,还试用西方音乐来谱李白杜甫的诗作,用京昆演唱西洋歌曲等。
有一天,程砚秋走进柏林的一座教堂,唱诗班刚刚做完晚祷,他忽有所感,请随行友人征得牧师同意,走上讲坛唱了一段《荒山泪》。
对于程砚秋的艺术探索,荣念曾深深感动,他说:“程砚秋的行为接近无为无不为概念。他没有宣扬国威的目标,什么都去看,都去试一下。”
荣念曾想通过程砚秋的故事,来思考文化交流是怎么一回事,从更深层去看文化交流的基本在哪里。
在《荒山泪》排练中,荣念曾和三位京昆演员做了各种尝试,比如叫他们试了生角、花脸反串旦角,女扮男后再扮女等,还试了不同的水袖和云手。其中最特别的实验是:将《荒山泪》的唱词拉慢,55 秒唱词用三分钟来唱;把古尔德(Glenn Gould)演奏的巴哈《哥德堡变奏曲》拉慢,衍生至二重唱。他还以比莉·荷利黛(Bilie Holiday)的爵士乐为伴奏。
他表示,传统戏曲演员最大障碍是习惯在舞台正中对着观众表演,所以在排练时,他要求演员不要特意表演。“不表演的表演比表演的表演更重要。只有政治家爱站在舞台中表演,戏曲演员无需学他们,把舞台搞得像马戏团表演一样。懂得利用舞台,大家都看得到你的。这就好比中国画的留白、动静,有时沉默反而更加有力。”他也认为,戏曲改革问题很多,不过最后还是回到专注、诚恳、自信心和交流的问题。“至少《荒山泪》的演员认识了巴哈、哥德堡,也开始思索怎样处理当代和传统,如何处理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了。”
●2月3日至5日晚上8时/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38元,优待学生、国民服役人员及乐龄人士27元
张献《舌头对家园的记忆》:让舌头舞蹈
中国戏剧家张献是个具有奇特经验的人,他曾是画家、诗人、剧作家,也当过针织厂工人,电影放映员,甚至在新加坡电视台做过一年编剧。
他创立的艺术团体“组合嬲”,也是个奇特的组织,它既是舞团也是剧团,但又不只是舞团或剧团,张献说,“组合嬲”是一个独立艺术家的联合体,每个艺术家可以随意参加,用他们的身体、音效、影像,文字、互相组合出“不加预设”的作品。
由张献和组合嬲呈献的演出《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就是充满即兴和实验性的“不加预设”作品。
《舌头对家园的记忆》主要围绕在舌头的意象,以舌头表达城市人的情感记忆,包括70年代前中国集体性社会的记忆,以及80年代年轻诗人的精神启蒙。
住在上海的张献接受记者长途电访时说:“舌头是身体的一个特别工具,它不只是用来说话、表达自己想法。它也是用来品尝,能记住一些味觉记忆。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他的舌头的存在,是否也意味着他没有了个人独立的声音,没有了记忆呢?”
为此,张献要把舌头的功能解放出来,让舌头成为第五肢,让舌头舞蹈!
《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开始排练时,张献给表演者读了王寅、陆忆敏、张真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一些诗句如:
白色的海洋穿过黎明的医院
裸露的玻璃尚有余温
我躺在冰冷的人行道上
水泥地面像镜子一样冰冷,城市
在我的脊柱之下
无声无息地运行……
悲凉的笔调和意象,引起了80年代城市中长大的表演者的共鸣,大家就以这些抽象的诗意和概念为素材,将它落实到具体的身体动作语言中。
张献说:“舌头在口腔的搅动,会牵扯到脸部,形成不一样的脸部表情,这脸的表情就会构成身体动力,带动身体动起来。”
在身体的转动中,张献加入了刷牙、焚香和排队的集体式场面,以此阐释对城市和历史的记忆,也表达身体在集体社会中的压迫。许多中国观众认为《舌头对家园的记忆》是一场政治演出。这使该剧虽赢了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却遭中国许多剧院拒绝,只能在画廊、户外公共空间以及一些地下剧场里演出。
张献坦言,他的演出确实充满实验性,打破体制规矩,令一些观众感到昏眩。“我只是强调独立的概念,用身体来进行思考,只不过在中国,有时候‘要独立’的行为都会被标榜为政治行为。”
●2月7日及8日晚上8时/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35元,优待学生、国民服役人员及乐龄人士25元
●华艺节门票在SISTIC发售,电话:63485555,网站: www.huayifestival.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