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盒呈献 本地华语戏剧80年展 戏聚现场 魂贯往今

《联合早报》2009年12月1日
● 周文龙

  为庆祝创团20年,本地戏剧团体戏剧盒将与滨海艺术中心合作,在2010年的华艺节呈献“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回顾新加坡华语剧场走过的80余年岁月。

  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说,“戏聚现场”是戏剧盒庆祝成立20年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反映新加坡华语剧场的丰富历史遗产的最恰当时机。“在庆祝剧团成立20年时,我们不仅想演出自己的作品,更想整理本地华语剧场80多年的历史发展,向前辈敬礼,也为今天这一代的华语剧场工作者提供宝贵经验。”

  历史是一条不断流淌的长河,岁月在不断消失,但舞台上那些光辉璀璨的时刻,却总是让人无法忘怀。

  由戏剧盒联合华艺节呈献的大型华语戏剧回顾展“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将追溯本地华语戏剧的历史长河,透过华语剧场的发展,回望30年代以来剧场中人的艰辛耕耘及每一个闪亮时刻。

  “戏聚现场”由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和本地学者/剧作家柯思仁联手策划,将通过演出、展览、剧本演读、研讨会和学生表演等五种不同形式,呈现本地华语剧场不同时期的创作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借此探寻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定位,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回应与呈现方式。

  郭庆亮表示,早在两年前当他构思戏剧盒创团20周年活动时,就有了这个创举性的构思。他说:“我们的华语剧场发展了这么久,作品一直没有累积,也没有进行回顾。大家对华语戏剧的了解不深刻,说来说去只有郭宝崑。因此我便想做一个大型的戏剧展览,让大家更了解过去戏剧跟当前历史、社会的关系。”

  “戏聚现场”另一策划人柯思仁说:“做为一个旁观者,我一直觉得戏剧盒是一个社会和历史意识感很强的剧团,因此我能明白庆亮要搞大型戏剧回顾展的目的,是与整个社会、环境进行交流互动,从中探索剧团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郭庆亮认为,梳理本地华语戏剧的历史脉络,将能为华语剧场铺路。

  他举了90年代剧艺工作坊所呈献的英语戏剧回顾展为例说:“当时英语剧场正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王景生通过那次展览,为大家提供了英语戏剧的远景,里面有脉络、有方向,大家更清楚那些作品和演出在历史上的功用。这些造就了后来90年代英语剧场的蓬勃景象。”

  因此在戏剧盒创团20周年之际,他希望通过“戏聚现场”,向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前辈献礼,同时也为这一代艺术工作者提供宝贵经验。

  他说:“我不想只演出自己的作品,我更想整理本地华语剧场80多年的历史发展,给本地华语剧场做出回馈。”

历史回顾要尽早做

  新加坡的华语剧场从193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要把这80多年的戏剧历史挖掘出来绝非易事,在整理过程中,柯思仁和郭庆亮往往需要通过重重关系,慢慢地找出过去的戏剧前辈,收集珍贵的戏剧文物资料。

  这些艺术前辈包括:艺联剧团创办人之一周立良,新加坡艺术剧场的创团成员冯乃尧,南大戏剧会的推手之一李秉彝,以及本地资深演员邬伟强、邹文学等。 

  郭庆亮表示,现在的华语剧场没有像郭宝崑这样一个中心人物,或剧联这样一个中心组织,戏剧工作者跟艺术前辈的断层太厉害了,这使他们在联络一些艺术前辈时,遇到不少障碍。

  他笑说:“我好像超级星期天的阿亮,把这些人一个一个地联系起来。最有趣的是,有时绕了一圈,结果发现这些人就在你身边。”

  像他在找李秉彝时,问了很多人才找到联络电话,结果却发现李秉彝竟然就是他在国大念数学系时的讲师。

  郭庆亮说:“这些艺术前辈过去为我们华语剧场做出了许多贡献,有着许多感人故事,但我们在一般场面都没机会跟这些前辈深谈,倾听他们述说那些丰富和重要的戏剧经历。”

  他特别感慨过去几年来,许多戏剧前辈如刘仁心、林晨、郑民威等人逝世,使大家错失了很多跟前辈交流的机会。

  他有感而发地说:“历史回顾这种东西,能尽早做就尽早做,否则你将会错失更多。”

一切回忆 都在发黄的碎纸上

  身为学者,柯思仁也深知戏剧文物史料的重要性。  

  他说,当他找艺术前辈借出戏剧文物资料,这些人拿了一大叠已经发黄、甚至有点破碎的剧本和文稿给他时,他仿佛见到宝物一样,眼睛顿时发亮。

  他说:“这些东西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叠垃圾废纸,早就想丢掉了。然而对这些戏剧前辈来说,这些碎纸象征他们的一生,他们的一切回忆就在这一张张发黄的纸张上,你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拿出文物时的激动心情。”

  这一年多来,他努力收集的戏剧文物史料有:中正戏剧研究会的章程,艺术剧场50年代戏剧作品的手抄剧本,儿童剧社早期演出剧照,第一届戏剧节《金银花》奖杯等。

  柯思仁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潮。例如50年代本地忽然涌现一批华语新剧本,而且都有马来语和英语译本,这便与当时新加坡自治、南洋意识的兴起有关。”

  从这些文物中,柯思仁就看到一代代华语剧场工作者的传承和开枝散叶,从过去的中正戏剧会、新加坡艺术剧场、艺联剧团、南大戏剧会,到后来的实践表演艺术学院、新加坡华语戏剧团体联合会(简称剧联),以及今天的华初中文学会、国大中文学会等。

  柯思仁说:“回顾历史是现在的潮流,你现在回头来看,就发现华语剧场80年,已形成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网络。”

  为了对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一次发人深省的回忆总集,柯思仁一直不断地修改“戏聚现场”的主题、叙事架构和学术分析文字,至今改了20多遍。

  他表示,这次的展览不仅是展示文物,也是在撰写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历史,因此他的展览主题涵盖面非常广,其中包括华语剧场与多元文化/双语剧场工作者的关系,世界华人戏剧在新加坡的发展等。

  柯思仁说:“我们必须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发展,比如新加坡曾是华人戏剧的最重要聚集地,从80年代的戏剧营开始,我们引入了赖声川、高行健、荣念曾等华人戏剧家,形成后来一波的中港台艺术家来新演出,在华人戏剧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交流角色。”

展览由陈家毅与团队设计

  由柯思仁策划的展览,将由本地著名建筑师陈家毅和他的团队设计,明年华艺节在滨海艺术中心的Jendela视觉艺术展厅举行。展览将加入装置艺术与空间、灯光、声音、文字等媒介的融合,让人获得不一样的印象与感受。

  另外,展览过后,戏剧盒也将推出两本书籍,一是收集了80年代至今18个代表性剧本的华语剧本集,一是新加坡华语剧场历史文集。

  郭庆亮表示,这些书籍是给本地戏剧前辈的最佳回馈,感激他们留给现在华语戏剧工作者的许多好作品,还有他们对剧场的奉献。

  而对于本地华语戏剧未来发展,郭庆亮只是笑笑地说:“我也不知道20年后华语戏剧会怎样,走下去就知道。”

“戏聚现场”重要项目

演出四部 不同时代作品

  除了展览,“戏聚现场”另个重要项目是演出,郭庆亮和柯思仁挑选出四部具特殊时代意义的作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执导。

  郭庆亮表示,这四部作品是从1982年《小白船》后的300多个剧本中挑选出来的。“我觉得1982年《小白船》是本地华语戏剧的重要指标,因为自1982年后本地华语戏剧创作在质与量上都有相当丰厚成果,展现了多元性。”

  他这次找来两个本地华语剧场导演,一个英语剧场导演,及一个香港导演来诠释四个代表性剧本,便是希望这次演出剧展能形成一种跨文化/语言的交流效果。

  这四部作品是:

  1.《棺材太大洞太小》:本地青年艺术家奖得主李邪,改编已故剧作家郭宝崑的经典作品,并以丧葬形式演出,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2.《市中隐者/气息尚在》:英语剧团“Cake”导演娜塔莉(Natalie Hennedige)首次执导华语剧,以不同观点诠释柯思仁1996年的作品《市中隐者》里不安分的人在不安分的世界里徒劳的渴望。

  3.《变形记》:演员/导演苏佳亮将重新解读吴文德1996年由卡夫卡(Franz Kafka)作品得到启示而创作的《变形记》。

  4.《后代》: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邓树荣执导本地媒体工作者林春兰在1992年创作的剧本《后代》,述说本地两代女人的故事。

  “戏聚现场”是2010年华艺节重点节目之一。

“戏聚现场” 其他项目

·生力军剧场

邀请本地学校团体呈献学校戏剧团体的创作成果,借此表现学校戏剧活动对剧场发展的贡献。

·剧本演读现场

演读1930至1982年的本地创作剧本精彩片段,让观众看到华语剧场这些年来的多元面貌。

·研讨会现场

聚集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剧场工作者、评论家与观众,对本地剧场进行一场深入交流与讨论。主讲者包括于善禄(台湾戏剧学者)、吴伟硕(香港演员)、伦尚人(新加坡剧作家)和柯思仁等。

征求戏剧文物 

戏剧盒向公众发出信息,希望能征集到本地华语戏剧自20年代以来的珍贵、有趣、具纪念价值的资料或物品,如照片、刊物、演出场刊、手稿、绘图、海报、徽章、文具以及任何相关文物。

凡有以上文物又愿意捐献或借出的公众,请在今年12月11日前联络戏剧盒的王放(电话:63245434,电邮:kate.artivate@gmail.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