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的戲劇:中西文化在對話

[本文是2000年10月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香港的《明报》邀请我撰写的特稿。]

一九八七年,當高行健離開中國,以藝術家的身份應邀前往德國的時候,已經做好一切安排與心理準備:他不會再踏上中國大陸了。但是,他也很清楚,他不願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混日子,隨便在大學裡找一個教職,或者一份糊口的工作。

高行健是一個畫家、劇作家、小說家、戲劇導演。他要以一個有尊嚴的藝術家的身份,居留在歐洲。一年之後,他到了法國,選擇了巴黎作為他下半輩子的家。

其實,法國是他非常熟悉的,甚至就是他的精神故土。六十年代初畢業自北京外國語學院的高行健,在一九七八年隨巴金訪問法國時,在法國作家面前對於荒謬劇場大師貝克特等人如數家珍,另對方大為吃驚:文革剛剛結束的中國,竟有人這麼熟知現代劇場的作品!

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高行健向法國政府申請以政治難民的身份長期居留。一九九八年,他正式成為法國公民。除了他在六四後公開宣稱“永遠不回到極權統治的中國”,高行健的為人與作品,一直都與狹義的政治保持距離。

自七十年代末開始創作小說、一九八二年開始演出劇作,高行健從來就沒有要以作品進行直接的政治批判。反諷的是,他在中國的創作生命,卻不斷在政治迫害下成為犧牲品。早在六十年代文革開始時,他將大量的創作與哲學筆記付之一炬。一九八三年的《車站》,適逢“反精神汙染運動”,他被迫在長江流域的原始森林中逃亡近半年。一九八六年,當他在排《彼岸》時,又成為“反自由化運動”的間接受害者。當然,迫害的高潮,是他完成《逃亡》一劇後,被中共當局批為大反動。事實上,自一九八五年來,中國大陸完全沒有上演高行健的劇作。

我在去年訪問北京,與一些戲劇學者交談,有人告訴我,現在即使是戲劇系的學生,很多也不知道誰是高行健。大陸的戲劇界,幾乎沒有人知道高行健八十年代末以來,寫過一些什麼劇作。普遍上,他們都把高行健的價值,完全與《絕對信號》、《野人》的意義等同,有些人甚至連《車站》都不願意(不敢?)提起。好些中國大陸的評論者,認為比高行健傑出的中國作家多得是,那是因為,他們認識的,是八十年代的高行健。這個作家在九十年代的世界舞台上不斷突破、創造,超越自己,也超越中國--這卻是大陸人所無法得知的。

高行健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事實上,正是因為他在離開了中國之後,擁有充分的創作自由的空間,才得以完成的。他說:“文學創作本是一種孤獨的事業,是任何運動和集團都幫不上忙的,只倒過來遭到扼殺。作家只有作為獨立不移的個人,不隸屬於某種政見集團和運動,才能贏得徹底的自由。”

高行健的作品中,引起最大的政治爭議的,當推以天安門事件為背景的《逃亡》。可是,戲在結束時,人們發現三個從運動現場逃出來的人,沒有一個是英雄。他們有的自我想像成狂傲的英雄,有的表現得既膽怯又懦弱。當時,流亡海外的民運份子,斥其為醜化民運;而中共則將他批為反動。這個劇,讓高行健把敵友兩個陣營都得罪了。可是,《逃亡》卻是最能夠代表清醒的、冷峻的知識份子良知的作品。

九十年代以來,高行健作品中最大的突破有兩方面,一是對於中國文化不同源流的深沉思考與重新詮釋,一是擺脫困擾著絕大多數中國作家的“中國情結”,開拓普世關懷的格局。

幾千年來,主宰著中國主流文化性格的是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其具體表現是儒家的倫理理性主義。高行健認為,另一個源頭也是同等重要的,那就是與黃河文化平行發展的長江文化,包括楚、巴蜀、吳越等地域,以及儒家以外的、非世俗化的老莊與禪宗思想。這樣的觀點,並不是高行健的發明,比較接近的有五四時期的周作人,八十年代的韓少功等。

高行健的不同之處,是他以作品來對這些課題進行省思與創造。長篇小說《靈山》是作家在八十年代中在國內流亡時採集大量原始文化的藝術再呈現,也有濃厚的自傳性的陳述。戲劇《冥城》(原為舞劇,一九八八年由香港舞蹈團首演,後改編為戲劇),以傳統戲曲中的“莊周試妻”故事為藍本,顛覆儒家男性霸權的話語,重新演繹人物(尤其是莊妻)的內心掙扎。

規模最大的工程,則是《山海經傳》。高行健詳細地研究了許多先秦的古籍,以及後人的考據,寫出了有七十多個人物的古代神話新著。高行健認為,中國遠古神話豐富不亞於古希臘,可惜被後世居於正統的儒家經學刪改得面目全非,幾乎掩蓋這些神話的本來面目。他通過《山海經傳》重新創造神話,還原神話人物的率真與人性,也使古典文化的內涵更為繁複多元。

定居巴黎後的高行健,也開始直接以法文寫作,包括《生死界》、《夜遊神》、《週末四重奏》。這一部份的作品,完全沒有表面的、具像的“中國色彩”,用任何一種語言,在任何一個環境,都可以獲得認同。可是,如果更深入地去理解分析,卻會發現這些作品中,實際上融合了古今中外各個源流的藝術形式與精神內涵。

去年九月,我在法國南部的博爾多看了由一個法國劇團演出的《對話與反詰》。法國導演和演員,用法語在一個法國劇場演出。演出後,全場的法國觀眾給予熱烈而久久不斷的掌聲。在我看來,高行健在作品中所探討的人性、現代人的生活與思想困境、隱藏深處的懦弱與陰暗特質,在觀眾的內心引起強烈的感觸與感動。

不過,單純說高行健的作品具有普世性,未免有所不足。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延續了二十世紀以來歐洲的存在主義、荒謬劇場等的作家群,對於人的存在意義的思考。另一方面,諸如老莊對於主體與客體關係的沉思,禪宗對於人生、語言、意義等課題的辯證,都在高行健的戲劇中,融入作家的具有恢宏格局的思考。從這個意義來說,歐洲與中國的兩大哲學體系,得到了一次創造性的對話。

《明报》(香港),2000年10月17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