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08

优秀作业:《光种音子》@ 刘晓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 【没有语言也就没有区别】 这是一场没有语言的演出。没有语言毫无疑问可以成为一场演出,但是没有语言能否作为一个剧场演出?如果能,那它作为一个剧场演出的涵义又是什么? 语言是一种人类交流工具,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思想。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跟人交谈,他就会失去语言能力。在《光种音子》中,嘈杂的人群一旦步入了剧场,马上变得寂静无声,不但如此,在整个演出过程中,也没有任何“演员”以语言的方式同观众交流。所有交流的工具变成了灯光、布景、音效。于是,观众在演出中也暂时地失去了语言能力,用以思考的变成了一个个光的、音的符号。 在这个过程中,演出剥夺了观众的语言能力。让观众仿佛进入一个孤岛。然而观众又不是孤独的。因为在这个岛上,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去刺激观众思考。演出用光再现大自然中“天”的变幻,用舞台装置再现大自然中“地”的博大,用影像再现自然万物的生长,用音效引领观众经历生命的过程。只有丧失语言,人才能与万物没有差别,人才能与自然贴近。 【我们都是一株株植物】 当观众身处其中,丧失语言之后,就成为了《光种音子》演出中的一部分。 首先它的舞台中布满了“植物”,向上漂浮的气球用线绑住,如同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样;而由创作者和观众一同播种下来的绿豆,更是真实存在剧场中的植物。其次,舞台设计是互动式的,观众同“植物们”、“演员们”(舞台装置)相互混杂,“坐”在一起,除去外表,你无法从方位上来分辨谁是观众、谁是演员;谁是人类、谁是植物。 然后,演出用灯光再现自然的“天”。日出日落、季节更替。所有在剧场中的一切事物都一同承受天空的洗礼,经历岁月的变动。演出也用多媒体影像,再现大自然中万物生长的情形――包括了种子奋力发芽、开花结果、树的年轮等等。 而最重要的声音方面,创作者一方面用各种音效带领观众经历风、雷、雨、电;一方面又用电子音乐引领观众的思考。举例来说,当猛烈的灯光下、“夏季”来临时,音乐是高速、活跃的,使人如同植物一般蠢蠢欲动,带有强烈的生长欲望。当红色的灯光下、“黄昏”将至时,音乐是“嗡嗡”的低音,弥漫全场,使人心生平静。可见,创作者不断地试图用音乐来“清洗”观众的思考,试图用音乐来让观众在心里经历自然的更迭。 【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整体】 创作者将人与植物、甚至万物(包括剧场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置于同一个环境当中,经历同样的过程

优秀作业:《水浒传》@ 刘志强

像男人的人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像个男人?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像个“男人”,包括女人在内。“像男人”的标准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性别,而是他们外在的表现。只要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性格等符合社会对于男人的意识形态,他/她就能算是“像个男人”。从剧中第一场的自我表演,就能看出《现代水浒传》所要带出现代社会对于“男人”的意识型态与造就“像个男人”的标准: 场次3(情境1·撞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该死的理由) -撞车声- 小弟:大嫂!大嫂!你醒一醒啊!你没事吧大嫂?!有人昏倒啊!有人流血啊!失火啊!失火啊! 大嫂:你叫叫叫叫了那么久,为什么就是不叫救命?! 小弟:大嫂,我不能叫救命。 大嫂:为什么不能叫救命? 小弟: 大哥说过男人不能叫救命。 大嫂: 救命有那么难叫吗?救命啊! 在这段戏中,与大嫂私奔的小弟在撞车后却不能喊“救命”,是因为他的大哥灌输了“男人不能叫救命”这个观念。而这个观念其实就再现了社会对于男人的意识型态,即男人是强者,什么困难会自己解决,不会求助于他人来帮助自己。可是所有的男人都是这样吗?很显然不是,因为男人也有其软弱的一面,就像《场次1:林冲夜奔》中提到的“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样,男人也有内心脆弱,需要有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小弟在这场戏中只提到“有人昏倒”、“有人流血”和“失火呀”这些只关系到第三者或事物的求救讯号,更进一步阐明“男人只能求救他人来救身边的人,但不能向人求救来救自己”这个意识型态。而“大哥说过”也再现了连男人本身也认同这样的意识型态。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意识型态?也许都是社会期望男人都要有主导权,能在社会中领导女性等价值观,使男人只能坚强或逞强地继续扮演这个角色。 相反地,在这幕中唯一的女性却扮演着与社会意识型态不同的角色。在这里她“像男人” ,因为她有放得下的勇气来表现出她软弱、需要有人来帮忙的一面。“救命有那么难叫吗” ?其实一点也不,因为对女人来说表现出软弱一面与否,对她们而言都“no f***ing difference”(没有分别)。这就颠覆了男女性别的角色: 男人没有勇气放下骨气来求救于人,而女人却有,使得女人在这幕戏中更“像男人”。 到了整出戏最后一个情境,男女性别的身份才调回过来: 场次27(情境9·三岔口: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像个男人) -撞车声- 男: 救命啊! 撞车啊!来人啊!有人流血啊!救命啊!来人啊!有人流血啊!快

优秀作业:《如影随行》@ 谢征达

道具所要传达的讯息与内容 在任何一个戏剧演出当中,道具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道具作为舞台土壤的养分可以使到一出戏得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也可以破坏整出戏的可看性。在《如影随行》里,这些道具的使用带出了虚与实的主题,也能够说明人类面临有关于身,心,灵切身抉择时的困扰。一些道具看起来似乎是毫无用处其实寓意非浅。这些道具的使用不仅给予观众更多的视觉效果,也让观众透过道具来了解剧中所要传达但是“不能演出来”的戏。 两堵墙把一个舞台分为两个背景 在《如影随行》里,让人眼前一亮的舞台设计是整个舞台被两堵墙分开而成了两个背景。观众是可以同时看到这两个景幕里分别不同的演员和道具。仔细一看,这两堵墙并不一样。其中一堵墙是由砖块砌成的普通墙壁。另外一个则是由类似海棉做成的“云层”效果的墙。砖块砌成的墙可以象征人间,而带有云层的墙则可以象征为天堂。 不知不觉中,这两堵墙已经把一个空间切割成了两个空间。这两堵墙有时也会相互对换位置,难道这也象征天堂和人间是可以相互交叉的?这两堵墙的设计也能让观众扮演上帝的角色。因为只有观众能够同时看得到天堂和人间分别的情景,而且观众也能够看得到天堂与人间当中的“中阴”地带所发生的事。因此,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观众可以从舞台的单一空间里看到了三个不同的空间分划。 重型机车修理店里 “神秘之门”与无法修好的电单车 有一段剧情是让观众赶到诙谐幽默而且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就是在重型机车修理店里那扇通往内室的门。当Boss把内室的门打开时,圣歌似的音乐就会响起。而门一关,音乐就结束。“客人”和Boss在内室里也让观众产生了一种暧昧的感觉。最终,我们会发现到这个门原来是修理天使的入口。那个门象征了一个通往幸福的门,任何人类和灵魂都向往的天堂的入口。那个门后的世界是带给大家无限幻想的,是神秘的,也是具有诱惑性的。虽然充满了害怕的未知数但又渴望进去一探究竟。这个“神秘的门”不禁让我连想起《小叮当》里的任意门。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都希望通过这些门,以便能够通往自己所向往去到的地方。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生活,而“神秘之门”就是那扇人人都希望能够通过的“幸福之门”。 同样在重型机车修理店里,真真一直无法修理好的那架破烂电单车也是深具意义的。那台破烂的电单车就好像是真真内心无法被修整好的灵魂。真真不能修理好电单车也象征了真真的灵魂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损伤。所以,也只有通过真

优秀作业:《水浒传》@ 张靖超

谈《现代水浒传》中女性角色的作用 《现代水浒传》是个以9个男人为中心,演绎出现代男人的多面性的一出戏,但在每一个桥段里不同的男人的戏里,总少不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女人。女人,在戏中,常常是被男人所看不起的,看作是低贱,可被男人所掌控的。戏中男演员一再强调“所有女人都是一样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道出了他们眼中的女人是如此多么没自我,不值得被尊重的一群人。但是,剧中所演绎出来的女人真是如此吗?仔细看,其实不然。在自我吹鼓的同时,这些男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女人。 剧中的布景,是一辆撞在灯柱上而翻倒的了车。如果像林奕华导演所说的车是代表男人的尊严的话,那么那灯柱就代表女人。当男人碰撞到女人时,他的尊严就有可能会被摧毁。这让女人看起来似乎有很大的威力,但剧中所表现出来的恰恰就是如此。老大的女人跟着小弟跑了,老大在乎的不是小弟,不是撞毁的车子,也不是他真的爱这女人,而是他的面子,那么堂堂一个黑帮老大,像他一个这么有地位的人,为什么自己的女人跑了,就会破坏他的面子,让他在兄弟面前抬不起头呢?似乎道出他的尊严、面子仅仅是搁在一个女人身上,夺掉了他的女人,就好象夺掉他的尊严一样。而他的地位也是由一个女人所衬托出来的,好像一个能当老大的人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一个能为他在背后撑腰的女人。而反过来说,这恰恰又衬托出女人的重要性,就是在于他对男人的尊严地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外表看似很风光的男人,深一层去探索,其实都是被女人所操控着的。全身穿金戴银、开名牌跑车的男人疯狂地炒股票,他的全部性命都似乎灌注在几个跳动的数字当中,观众觉得他很可悲,因为他让几个无生命的数字变成了他整个人生的价值,但是大家往深一点想想是什么导致他变成那样?又是女人,是那个他很爱,但是跟了一个有钱人结婚,他又比不过人家,因此让他自尊扫地的女人。他和那个有钱人之间有了那么一个贫富悬殊的对比,他被比下去了,而这个对比的产生,就是由女人所引起的。所以他才会拼了命玩股票赚钱,最后把自己的性命也赔上了。 再说说那个浪子。他自认风流潇洒,把女人比作浪,而他就是那个注定要征服不同浪的人,却又不会因为一道浪的消失而难过。但讽刺的是他,又是一个把人身价值依附在女人身上的男人。他靠着征服不同的女人来得到自我满足,来提升信心与自尊。的确,当有女人肯被他征服时是如此,当一道浪消失了另一道浪会再来时,也确实如此,可是,

优秀作业:《水浒传》@ 陈琪葳

《现代水浒传》的英译剧名是‘What is Man’,也就是在探索身为一个男性的意义。现实社会中的男性背负了重大的责任;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男性只能是强者。然而,这部剧以九位男演员试镜的方式,通过一个个的片段揭示了男性难得一见的柔弱的一面,同时也再现了社会上一些典型的男性。正当观众要被动地接受戏剧所建构的各类对男性的意识形态时,戏剧的结尾却颠覆了之前所呈现的观点,赋予‘男性’另一层更深的意义。 《现》的男性不像原著 《水浒传》的108条好汉那样,被逼上‘梁山’ 并违抗朝廷,但前来试镜的演员所演出的片段也常常让我们看到男性在各种情况下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的逼迫的窘状。每一个有关兄弟和大嫂的片段都把兄弟俩逼得走投无路,因为性无能而到处行凶的计程车司机被妻子的背叛和自己的无能推入犯罪的深渊,被人贴上‘贼’的标签的男性和面对下属的背叛的黑帮老大等人,何尝不是被现实所逼迫而作出违反常礼和道德的行为?《现》在这个意义上和原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互文的效果。 第一位试镜的林冲展现身手时也说出了一句关键的话:“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然而,男儿不轻易流泪,往往不是因为未到伤心处,而是在他们的世界里是不允许用‘哭’来宣泄情绪的。林冲的这一段对白在戏剧的后半部分,一群手持枪械的男性出现时再度播出,仿佛伤了心的男人既然不能像女人那样流泪,就只好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对于成为大哥和大嫂的第三者的小弟和性无能的司机而言,自杀或是杀人就是解决途径。暴力的行为不再单纯,它在戏剧里成了男性的变相的情感宣泄方式。 戏剧给予男性一个透露心声的空间,演员们虽然上演着试镜的情形,但其实在戏剧中,虚与实的界限是模糊的,正如戏剧结构本身在制造与打破幻觉之间徘徊。一开始,当导演的声音出现,打破幻觉时,观众清楚意识这是一场试镜;但随着戏剧的发展,观众已经渐渐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兄弟和大嫂的戏剧情况当中,大哥和小弟都是弱者。大哥是被妻子和弟弟欺骗,而且性能力比弟弟低;弟弟靠大嫂‘养’,是大嫂的‘玩物’,更在兄弟之情和爱情之间挣扎。弟弟不甘心自己永远只是小弟,却无奈地发现自己只有在‘行房’的时候才能当‘大哥’。两个男人都被男性自尊和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无法挣脱。女性在这个戏剧情况当中总是比兄弟表现得更加果断、坚强,戏剧再次颠覆了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男人也会拖泥带水,婆婆妈妈。可笑的是,男性也无奈得以阳器的长短来

优秀作业:《如影随行》@ 邱凯铃

《如影随行》的现实与虚幻 虚幻世界本来就是虚构的。既然说是虚构的,那么它是不存在在现实之中。《如影随行》这出戏剧让观众处在一个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角度,去观赏整出戏。这出戏让现实和虚幻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空间,观众难分真假,似乎想推翻人们对虚幻世界的原有看法。 虚幻主导现实 人们往往都是为了逃避现实才会到虚幻世界。如梦如,她因在婚姻上不美满,便幻想出一个完美情人,和他在虚幻的世界里恋爱。露露因不满父母对她不了解,就幻想出一个能聆听她的心事的YEA。这些表面上似乎想告诉观众,没有现实也就会没有虚幻。虚幻似乎通常是被现实主导着的。然而,很反讽地,这出戏在认同这个事实的当儿,也企图推翻它。仔细观察,这出戏的第一幕是选择了让虚构人物(像音乐家的灵魂、梦如的灵魂和YEA)先登场,还让YEA来开始叙述故事,而戏剧的最后一幕也选择了以虚幻世界(真真与父母拍照)来收场。以虚幻着一个主题做为开幕和收场,让观众有种整出戏剧是被虚幻“包起来” 的感觉,也似乎让观众开始怀疑现实才是被主导的,而不是虚幻。 虚幻被"真实化" 很多人都有幻想过一些超出现实的人事物,在幻想后,都把这些人事物留在虚幻的世界里,不会把它们带进现实。然而,这出戏却不这么做。它把这些虚幻世界里的人事物都带进了现实。如在戏里,可以看到灵魂和不存在的人物在现实世界里徘徊,甚至还可以和现实世界里的人物交谈。顿时间,虚幻在融入现实中后,变得真实了。把虚幻给"真实化"的手法是这出戏的特别之处。人们的虚幻世界通常都是完美的,因此人们有时会有希望虚幻变成现实的梦想。于是,这出戏便大胆地把这梦想变真,假设虚幻存在于现实,再把虚幻所带来的悲剧呈现出来。观众在看了之后,不禁开始怀疑当初希望虚幻是真实的梦想是否是好事了。 虚幻也有缺陷 像刚提到的,人们幻想的虚幻世界通常是完美的,没有什么缺陷。然而在这出戏里,观众看到了虚幻的缺陷。天使是善良、活泼、没烦恼的,是人们常幻想的典型完美人物。但在戏里,天使却有受伤的时候。他们都到“堕落天使”车行去疗伤。天使在这里似乎有"虚幻"的隐喻。天使是不完美的,他是有受伤的时候,相似地,虚幻也不是每次像幻想中那么美好,它也是有缺陷的。 修补虚幻里的缺陷 如果天使是"虚幻"的隐喻,那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真真在七岁那年,父母反目后,把翅膀遗留在家里,从此就说自己不再是天使的原因了。像所提到的,人们认为虚幻应是完美的,包括真

优秀作业:《光种音子》@ 叶文斌

本人是头一回欣赏这一形式的表演,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光种音子》在不同层面上都别于一般的创作;最特别之处莫过于它在不同层次上对传统“被动观众/主动表演者”观念的挑战。此创作的英译为Sound Seed Project;音乐人林强在来新之前曾在他国以同样标题呈现它。因为每回合作的艺术家都不同,观众群也不一样,各个表演过程都会给他本身带来不同的经验。林强可说是此project (项目)从开始以来唯一每场都出席的‘观看者’,望着创作在不断的调整下演变着。他有机会观赏,并且咀嚼每批观众在听了他日行一善后所创造出的音乐后的反应;创作表演者与观众在这里的身份界限似乎模糊了。走进阴暗表演空间的我们仿佛走上了舞台,化身成那一刹那特有的表演者;坐在控制台上的幕后人员就犹如观众般,望着参与者随着接收音乐与灯光效果之后的一举一动。 除了控制台/表演呈现空间所形成的观众/表演者特殊关系,表演空间所在的黑箱剧场空间也为买票参与者营造了一个特别的观赏经验;自己以外的观众都变成了演出的一部分。看着其他观众不断的探索因灯光,道具而变化无尽的表演空间,即可将它们当作分析的对象。因为演出允许参与者自由活动于空间之中,参与者有了成为一个‘观众’或‘文本’的选择权,可选择静观其变或随着音乐舞蹈,摇摆。这是此演出其中一个独特之处。 《光种音子》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其对白,动作以及正统表演者的不存在。此演出着重于林强所创造的音乐,以及映在各种不规格荧幕上的灯光效果以及图案。灯光与音响虽在传统演出里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时常都是被人们观剧时潜意识接收的配角。在此表演中,他们跃升为表演的主角;林强在此演出大量采用了余波较重的音乐来营造出连绵梦幻的感觉,制造一个利于在场参与者探索内心的意境。在演出开场时,他利用了装置感应器的音响播放器。当人们将种子散播在塑料容器里时,音响播放器就会播出婴儿的叫声,再现‘善意种子’的播种犹如一条新生命的诞生一般神圣。除此之外,林强也利用了高频率且清脆的音符来再现映射图案中植物的顽强生命力。此演出借助灯光,布景以及影象的融为一体,再现了其主体“生命力与善根”的连绵循环型。装满空气的塑料袋会随着音乐波动而摆动,就像演出装置造景艺术家林玮翎所说:宇宙万物各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们被绑在装满发芽种子的塑料容器上,再现着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从塑料袋中被撒播出的种子更是加强了这一概念。接近尾声所

小组报告:《如影随行》2

Image
[《如影 之间 随行》] 陈勇安、黎骏杰、刘志强、陈琪葳、李来玲 1. 简介 《如影随行》是一部建立在死亡与投胎的中阴间这个佛教观念上的戏剧。通过剧情的进行与揭晓过程中,这部戏剧通过二元辩证法,在解构了观众原本对真实与虚幻、存在与不存在等的认识后,再重新建构两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这是一部由中阴间再引申为“之间”的戏。 2. 解题 a. 剧名 首先,《如影随行》中的“行”与成语中的 “如影随形”的“形” 其实有着谐音的关系。这体现了这部戏剧的两重意义: · 第一个意义存在于成语中的“如影随形”,通常指两人的关系密切,好象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在剧场的语境上,“影”就好象是 “虚幻” ,而“形”则是“现实” 。只有现实的存在,虚幻才能随而存在,令虚幻列为被动的一方。 · 第二层意义的建立在于 “行” 而非 “形” 的运用。在这里,“虚幻” 被给予相同的地位,因为影子不再因形体而生,而是同步行走。剧名于是已初步的建立了虚与实的平等而非主客关系,依附的分界线亦被拆去,影子的动态性由此而生。 b. 剧名与其译文的设计 其次,在海报上那“如影随行”四个大字中(见图表1),只有“如”、“影”和“随”字的某些偏旁被抹黑了(见图表2)。 图表1 图表2 如果分析这三个偏旁的话,会看出以下的规律: 再来,通过对剧名翻译的设计(见图表3),也会看出相似的规律: 图表3 从剧名与其译文的设计,可看出两者是对应的,而“ows”这个被上标的符号就正好符合中阴的原文,藏文“bardo”中“do”的字义,即“悬空“”或“抛开”。 a. 海报设计 最后,从海报的设计而言(见图表4),只看到影子的存在而看不到被亮光投影的主体。这似乎要颠覆我们对于存在的观念(见建构/解构)。 图表4 3. 戏剧结构 a. 后设 《如影随行》是一部后设性戏剧,主要是因为它令观众意识到它是一个虚构故事。 “YEA” 这个人物在一开场已经面对着观众,说明了她将要说一个故事。观众在知道自己将会听到一个故事后,也会意识到自己是观众的身份,而不是进入一个意识上的“幻觉” 。 b. 倒叙 《如影随行》在剧中也运用了倒叙的手法,令剧情的来龙去脉更为全面。“YEA” 在剧中一开始,已经确立自己的时间位置为故事发生后,所以故事的描述是属倒叙。而在倒叙中,剧情本身也在倒叙。如大桥与梦如第一次看电影《致命的吸引力》 、第一次的约

小组报告:《如影随行》1

叶文斌,张靖超,赖言 看了这部剧以后,发现它是一部关于 1)爱情悲剧 和 2)“虚”与“之间”的概念的戏。 首先,读者必须认识到“虚”或“实”的概念可以是相对的,是没有绝对的。我们在分析以下文本时,主要采用一个人类观众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物。 体现“虚”的概念 1)BOSS Boss 在剧中就扮演了一个很特别的角色。表面上,他只是一个行为怪癖的汽车维修行老板,但事实上却拥有许多非凡的能力;他能够修理天使的‘上不去’,知道命案的来龙去脉,也能看到灵魂的存在并且与他们对话。‘Boss’这个符号代表着权威者,而他的悉知悉见能力似乎也隐喻着他在剧中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创作者利用了这个角色直接引进了他对“之间”的理解,以及一些宗教概念,其中由“天使”与佛教概念最为明显。 “天使”概念 天使的生活可说是人们所向往的;无忧无虑,毫无羁绊。然而,我们必须察觉此概念是由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它可以是一种人们向往理想生活的再现;剧中‘上不去’的修车行客户的存在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心灵上的不快乐。 佛教概念 佛教所主张的是‘空’的概念;人们只有在放下对世俗的牵挂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天使的‘上不去’从这就可被理解为‘因为放不下而得不到解脱’。 Boss 的房间 Boss 的房间所飘扬着的‘神圣’音乐与基督徒对歌颂上帝的曲子成了对照,而‘上不去’的人们在房间里得到的治疗效果也似乎隐喻了佛教里所鼓励的教化作用。 其中,先前的两个概念将在后半的剧情与人物分析中进一步阐述。 2)音乐家的灵魂 灵魂所原属的音乐家正在制作游戏音乐,而被音乐家所遗弃的灵魂却在剧中演出。在剧中,这个角色所不断吹奏的音乐可说是诉说灵魂对自己被遗弃的感伤,也可说是主要剧情中的悲剧的挽歌。这个角色的出现提供了我们创作者对“灵魂”的看法:被思想所制造出的事物可依靠自己的意念或方式存在下去,或是证明自己的存在。然而,这些事物必须依靠某些管道来发出讯息,也需要有个接收讯息的对象来证实自己的存在;‘存在’与否是相对的,是依靠外来因素的。音乐家的灵魂在剧中依靠萨克斯管发出讯息,而YEA与观众则是讯息的对象;若音乐家灵魂没有萨克斯管来充当管道,或是YEA和观众不在剧场内,那么音乐家的灵魂也或许不‘存在’了。 3)YEA YEA 在剧中与音乐家的灵魂相似,但她主要体现了思想的独立生存能力。YEA是被露露幻想制造出的儿童玩伴,却没因为露露忘记她而

“剧场艺术”讲座系列 ②

主讲人:张子健(Company Director, The Finger Players) 讲座题目:“Dramatic Action in Storytelling” (戏剧张力/故事) 南大中文系学会主办 日期:15/03/2008 (星期六) 时间:0945-1230 地点:HSS-SR10 (S3.2-B3-10) 主讲人资料: www.fingerplayers.com 无论你是不是中文系的同学,都欢迎参加。 click here for location map.

《水滸傳》怎樣解構「男人」

文/林奕華 報載內地今年有不少改編中國名著的戲劇陸續登場,可惜下星期舞台劇版《水滸傳》是在香港上演,不然便可為中國名著的改編成劇場作品多提供一個角度。由於我把「改編」理解為「翻譯」,所以原著對我的最大啟發,是出了一條既可自問,又能問人的題目:男人是什麼? 當我們談到男人的定義,馬上想到的就是跟安全感有關的形容詞,所以男人看上去不能跟這些觀念距離太遠。男人要做到剛強、冷靜、挺拔、決斷、理智、豪邁、大方、仁義、博愛等等兼備,才稱得上有男子氣慨。但,有這樣的氣慨,而沒有這樣的外觀,也還是不能名符其實。男人必須體型偉岸、粗眉、正大方容,才能提供男人應有的安全感。然而,現實中有多少男性是內外一致,能夠滿足人們對他的要求,包括幻想呢? 如果男人對自己都沒有安全感,但別人對他卻充滿期望、憧憬、幻想,他又該如何面對別人對他的慾望?與此同時,在男人追求慾望的過程中,他們必須拿出「男子氣慨」作為吸引力,否則對方又怎會願意和他進一步交流,或交換擁有的東西? 我們想在男人身上找到安全感,不代表男人一定擁有它。但有多少男人不怕承認自己缺乏安全感?男人的安全感來自哪裏?男人缺乏安全感又由什麼造成?是因為這是一個父親經常缺席的文化,還是因為傳統中母親的角色太強勢?在近三十年的港產電影裏,很明顯「小男人」比男人更受推崇,而女性的角色若不是只用來投射「小男人」的性幻想(不是玉女便是肉彈),便是擺佈和操控男人的女強人。可見男人愈沒有安全感,社會上便愈容易出現女性形象的兩極化。有主見、有思想的女人愈多,愈容易令受不了自己被要求的壓力的男人生活在崩潰邊緣。 舞台版的《水滸傳》便是以「逼上梁山」為現代男性「為何失去安全感」的比喻。九段獨白中的九個符號,是男人在沒有安全感之下處於的不同狀態,它們不約而同指向對權力的渴望和追求,它們也指向在得不到權力時男人會以什麼來麻醉和放逐自己。正因為我們的觀念不容許男人自我探索——由問「男人是什麼?」開始 ——才會造成男人們迷失自我。 大哥、小弟、大嫂是港產黑社會電影中的典型關係,證明它的含意不只是表面上的倫理關係般簡單。它可能是父親、母親和兒子的投影,並由此衍生兒子對殺父戀母的渴望。也許和希臘神話不同,港產電影對戀母殺父的情意結不是建立在宿命之上,卻是男人渴望擺脫父權壓逼而成長,但在走出父親的陰影之後,他們又自覺軟弱和不安全起來。大嫂/母親如是成為男人埋怨或發洩的對象,他

小组报告:《光种音子》

平凡中看出的不平凡 许月丽,谭家怡,梁洁欣,李涓涓,许浈贻,谢征达 1)从《光种音子》的题目中找出意义 第一种诠释是用光和音乐来种植种子。将字句拆开来分析:“光”代表着亮光,“音”则代表着声音或音乐,“种”代表着种植。“子”则是种子。 第二种诠释是用光来种植音乐的种子。将字句拆开来看:光的意义还是亮光。“音子”则被视为音乐的种子。 第三种诠释是从“光种音子”中把“光”和“音”抽出来。“光音”和“光阴”念起来是一样的。两者都是谐音的。我们就可以尝试的把它解读为种子的光阴。那么我们隐约就可以知道故事是在述说种子生长的过程。 2)《光种音子》的纲要 一开始我们就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剧场里,凭着微弱的光摸索前进,找到瓶子,在把手里拿着的绿豆撒入瓶里。 过后我们就坐下来了。那种感觉像极了种子被埋入土里的过程。 开场的时候我们看到观众们所画的画被投影出来,接着我们听到了声音,砰-砰-砰-的心跳声。 这时红、蓝、紫等不同色彩的灯开始投射下来,流星飞过的声音紧接着一声巨响--倏地我们看见掉下了花絮--一片对折的薄纸里面有一颗种子。 紧接着我们听到了细细的雨声夹杂着雷声,而雨慢慢地越下越大……当雨声停止了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好安静。蓝光开始投射。接着是橙色的光。接着我们听到非常活跃的动物的声音,鸟叫虫鸣。 就在这个时候,钟声开始响起—咚-咚-咚-,背景音乐的节奏突然加快,投射下来的灯光开始缤纷缭乱。 接着我们看到屏幕那里出现了怪异的图案— 长了眼睛的花儿以及似人类手臂的树干。开花结果是一株植物成长成熟的表现,而眼睛是最能进入人类内心的一个途径。当二者结合,则表示植物对人类发出质问,谴责人类对大自然所进行的破坏。 我们在音乐及灯光闪烁下,隐约听见树的呢喃:“selfish people”(自私的人们)。那是一种抗议,却抗议得如此力不从心。 这时,入场前大家的画作再次被投影在屏幕上。我记得进场前在小圆卡片上面所画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主题:“The Seed of Kindness”(善意的种子)。 尾声的部分我们看到花儿以及树干开始交错在一起,然后形成旋转的图案。 3)《光种音子》的主题思想和戏剧元素 光种音子的主题很显然的,是环境保护。光种音子先是让我们身历其境地感受一颗种子的成长过程,然后提出树对人类的不满,批判了人类的贪婪和自私(selfish people)。 关于剧场元素,光种音子

小组报告:《水浒传》2

一个男人的一场关于男人的梦 : 解读《现代水浒传》 刘晓义,陈文娟,李姝静,吴芮珑,陈沛敏 简介 1. 《现代水浒传》关于什么? 《现代水浒传》主要在戏中探讨了性别,揭露男性的欲望。他们缺乏安全感、爱面子、用女人来评价自我价值。然而大男人的内心,其实也隐藏着小男人。《水浒传》通过黑帮老大、小弟、与大嫂之间的拉扯,说明男性就是在大男人与小男人这两种状态中挣扎着,寻找他们的自我认知。 2. 《现代水浒传》与《水浒传》的关系? 《水浒传》的原作,是一部关于一群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他们重义气、识英雄。把这样的概念放入《现代水浒传》的语境,更能帮助理解演出。“梁山”,其实就是现实社会对男人的压迫;“好汉”在戏剧中以黑帮兄弟、公司总裁、赌徒等不同面貌呈现;“重义气、识英雄”便是黑帮兄弟之间所谓的江湖情义;而“被逼”,就是大男人背负着做大男人的包袱。 戏中戏 - 什么是男人 男人中的大哥与小弟 酒,色,财,气是剧中探讨的男性四大欲望。男性通过这些欲望的达成去衡量肯定自己的价值地位(大哥或小弟)。以下,通过剧中对男性欲望的再现,探讨社会与男性对自我‘神话’的建构要求以及如何在剧中被一一解构。 A. 酒:理性与感性 (一)建构 酒量好,是社会赋予男性的大哥形象的其中一个特征。喝酒,是男性的主要社交活动之一,也是主要的商业活动之一。酒已经成为了男性的大哥形象的代表。一个男人如果不喝酒,或是酒量很差,在社会上其实是一件不怎么光荣的事。基本上,要称得上是一个大哥,就是要和酒做玩乐的好朋友。 剧中开派对的一段,大家难得可以玩乐,放纵自己,所以都喝了酒。在众人之中,唯一还清醒的就是大佬。他喝了酒,比其他人还清醒,流露出一种强悍和稳重的气概。仍然理智的他,对比喝醉酒了的小弟,突显了他是一个领导者的身份,时时刻刻都清醒,从不忘我,的大哥形象。 (二)解构 然而,喝酒也可以是消愁的方法,从一个玩乐的好朋友变成了一个可以倾诉,疗伤的好朋友。派对里,所有小弟都喝醉了,也因此通过酒来给自己勇气,撇开男儿面子,说平时不敢说的话,做平时不敢做的事。这时,清醒的大佬其实已经开始暂时撇开他那‘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大哥形象,反而表露出了他感性、无助、柔情的小弟形象。 酒,可以壮胆,让一个男人的气概变强,但也能够很轻易地,粉碎他很在乎面子和减轻他心中的压力,将他那压抑许久的泪水和心声给释放出来。大佬徘徊

小组报告:《水浒传》1

梁伟利,蔡承嬑,林慧敏,陈美燕 看了这出戏,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戏里的男人颠覆了男性的意识形态。男人应该强大凶狠;男人应该果断勇敢;男人应该“流血不流泪”;男人甚至不应该喊“救命”,但是戏里多数男主角都没有这些传统男性意识形态的特征,甚至比女人还弱。这男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对比似乎贯穿了整出戏。我们也能看出男人的脑袋里只有钱财,女人,权力。或许可以这么说:男人是通过这些东西来得到自我价值。即使是烦恼,吵架,甚至大动干戈,也是为了这三样东西。我们深一步地从这三样东西思考,得到了分析的切入点;也就是---男人所面对的问题:被迫还是自愿?替天行道还是同流合污?有义还是无义?男人和女人的对比。 被迫?自愿? 到底这出戏里的男人是被迫做出决定,还是自愿做出决定?小弟是被迫还是自愿决定和大嫂私奔? 身为男性,无论是受别人或亲人的寄望还是女人对他们的要求,男人都必须自愿的做出决定。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一种刻板印象。然而,这出戏里的男人都不是情愿做主的,也因此颠覆了社会对他们的意识形态。 比如说,表面上看起来小弟是自愿和大嫂离开大哥的,因为他认为他和大嫂很相爱,所以干脆离开算了。但是,他其实是因为没办法以小弟的身份面对大哥,再加上大嫂对他施加的压力,才被迫离开的。 替天行道?同流合污? 暴力的使用贯穿了整出戏。在这出戏里,不难发现,男人似乎都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挽救尊严。 但,以‘替天行道’为由,却采取‘以暴制暴’的做法,到底是真正的‘替天行道’,还是‘同流合污’? 在‘人肉’那场戏里,那么多人,却毫无悔意,反而认为‘这个社会上,还是应该要有人主持公理,不然社会不就乱了?’。杀人犯似乎认为自己是主持公道者,自己只是在替天行道。 但这只是他主观、极端的想法。他所杀的人的确做错了,但杀人这等罪不是更深?实际上,他和他所杀的人没什么分别,他们都做错了,他们其实是同流合污。 换个角度,他杀人的动机是什么?真的只是纯粹的替天行道,还是想通过杀人来让性无能的自己觉得自己是强者,通过暴力来弥补他的性无能所产生的自卑感?用‘替天行道’、‘主持公理’来当作挡箭牌,实际上是自私的用暴力来挽救尊严,用暴力来寻求因性无能所失去的自我的价值。 有义?不义? 谈到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讲义气’是不陌生的形容词。但如果两个男人之间出现了一个女人,男人还会对他的兄弟‘讲义气’吗?他会选择对兄弟‘有义’,还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