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业:《光种音子》@ 叶文斌

本人是头一回欣赏这一形式的表演,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光种音子》在不同层面上都别于一般的创作;最特别之处莫过于它在不同层次上对传统“被动观众/主动表演者”观念的挑战。此创作的英译为Sound Seed Project;音乐人林强在来新之前曾在他国以同样标题呈现它。因为每回合作的艺术家都不同,观众群也不一样,各个表演过程都会给他本身带来不同的经验。林强可说是此project (项目)从开始以来唯一每场都出席的‘观看者’,望着创作在不断的调整下演变着。他有机会观赏,并且咀嚼每批观众在听了他日行一善后所创造出的音乐后的反应;创作表演者与观众在这里的身份界限似乎模糊了。走进阴暗表演空间的我们仿佛走上了舞台,化身成那一刹那特有的表演者;坐在控制台上的幕后人员就犹如观众般,望着参与者随着接收音乐与灯光效果之后的一举一动。

除了控制台/表演呈现空间所形成的观众/表演者特殊关系,表演空间所在的黑箱剧场空间也为买票参与者营造了一个特别的观赏经验;自己以外的观众都变成了演出的一部分。看着其他观众不断的探索因灯光,道具而变化无尽的表演空间,即可将它们当作分析的对象。因为演出允许参与者自由活动于空间之中,参与者有了成为一个‘观众’或‘文本’的选择权,可选择静观其变或随着音乐舞蹈,摇摆。这是此演出其中一个独特之处。

《光种音子》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其对白,动作以及正统表演者的不存在。此演出着重于林强所创造的音乐,以及映在各种不规格荧幕上的灯光效果以及图案。灯光与音响虽在传统演出里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时常都是被人们观剧时潜意识接收的配角。在此表演中,他们跃升为表演的主角;林强在此演出大量采用了余波较重的音乐来营造出连绵梦幻的感觉,制造一个利于在场参与者探索内心的意境。在演出开场时,他利用了装置感应器的音响播放器。当人们将种子散播在塑料容器里时,音响播放器就会播出婴儿的叫声,再现‘善意种子’的播种犹如一条新生命的诞生一般神圣。除此之外,林强也利用了高频率且清脆的音符来再现映射图案中植物的顽强生命力。此演出借助灯光,布景以及影象的融为一体,再现了其主体“生命力与善根”的连绵循环型。装满空气的塑料袋会随着音乐波动而摆动,就像演出装置造景艺术家林玮翎所说:宇宙万物各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们被绑在装满发芽种子的塑料容器上,再现着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从塑料袋中被撒播出的种子更是加强了这一概念。接近尾声所出现的雨声让人有焕然一新,重生的感觉;它再现了林强深受佛教影响的价值观,希望人们会加以助长自己所播种的‘善意种子’,并且道出了整出表演的用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