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郑和的后代》@ 黄盈盈

当时与当下的悲哀——以对比手法看《郑和的后代》

《郑和的后代》是一部暗示着新加坡社会情况的戏剧。它可以再现社会的许多不同层面,其中一个就是他对于囚犯们的再现。

剧本一开始,便提到了“做梦”是囚犯“最重要的东西”。虽然有时候所做的梦也会象囚犯的周围一样的捉摸不定,但囚犯们还是渴望进入“一场又一场的梦幻”,甚至还认为梦境更加平凡、真实。这使我们开始联想:现实世界变质了吗?其实不然。囚犯们与平常的人民的不同经验使他们对现实的世界有了新的观点。一种会使人害怕、发狂的观点。

在这个语境中,郑和在许多方面的处境与囚犯的处境似乎很像,因此我们可以将囚犯们比为郑和。新加坡,一个人一旦犯罪入狱,无论罪行的大小,都会留下一个对他的一生影响重大的案底。此案底可以使他被社会排斥:雇主们怕囚犯们重蹈覆辙,牵连到自己的公司而不敢聘用他们;其他人也怕惹祸上身而不接受他们。这使前囚犯们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经济及感情上,都有极少或没有支持,很难在社会中正常的生活。剧本中的第一部分提到,郑和在航海的时候应该是无法忘却自己一生的遭遇的。这暗示了我们,囚犯与郑和一样,无法忘记他们生命中被囚禁的、不愉快的那一段经历。

除了缺少在生活中许多方面的支持,囚犯们的尊严及自由也受损了。人们通常歧视他们,不同等相待,造成尊严的丧失。自由也在此过程中被剥夺了,因为受到歧视,囚犯们在出狱后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能顺利地完成他们想做的事。

在这里,太监的“宝贝”及囚犯们失去的尊严及自由一致。剧本中的“宝贝”(男性生殖器官),代表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将“宝贝”割掉,就是将一个男人的尊严割掉了。现在这个终生残缺的男人,变成了“为帝王的私事、房事而生存”,除了服侍帝王,其他的事情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就失去了自由。这就是太监的“宝贝”与囚犯的尊严及自由之间的联系。

虽然太监和囚犯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而郑和又是与其他太监不同的。太监们在世的时候残缺,但他们去世时可以“物归原主,宝归原位”,还可以算是以一个完整的人离开人世。但是前囚犯们并没有这种福气。尊严及自由都不是实质的东西,不能像“宝贝”一样在人去世后放回死者的身上。当尊严和自由被剥夺的时候,我们看得见(被关进监狱,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失去了自由;必须听从监狱官的指示,任他们摆布,失去了尊严),但当一个人死去后,我们并不可能会看到尊严及自由像魂魄似的飞回死者的躯体,因此他们死得不完整。囚犯的情形就和郑和的一样。剧本中叙述者提出郑和死去后并没有将“宝贝”归还给他的合理理论,使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沦为与囚犯的处境相似。

以上所述的是有关失去支持、尊严及自由的失落。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编剧人其实也在剧本中加入了鼓励的成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便是鼓励的来源。郑和虽然是一个失去尊严与自由的太监,但是他七下西洋,疏通了中国的外交,立了大功。即使他是奉命下西洋的,但是他也有尽力而为,为中国带来了关于外国的讯息。编剧人要告诉我们,不该因丧失了对自己重要的东西而气馁,因为人生中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等着我们去完成。

监狱中的囚犯,除了死囚,都会在服完刑期后被释放。但他们是否整体的被释放了呢?他们的肉体是出了那关着他们的四堵墙,但是尊严及自由并没有随着肉体而被解放。这才导致了剧的最后一个部分(第十六部分)的那彷徨、无助的独白。对他们来说,他们向往着入狱前的家,就算出狱后回到同一个家,也会觉得自己不属于那一个家,因为住在那一个家的自己是拥有自由及尊严的,但现在囚犯两者都不具备了,就需要找另一个家。

除此之外,《郑和的后代》也给了我们一个警惕:就算是再伟大的人,也会缺少一些东西。无论是什么人,都会有犯罪入狱,失去自由及尊严的可能。这出表面上看似有些荒诞又不符合历史的剧本,之中也具有深深的含义,值得我们去仔细斟酌,从中体会到一群通常不会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囚犯的感受,并学会怎样去接受他们,让他们重新找回在狱中所失去的,再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