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后代》@ 王玮婷

剧本中有好几把声音,有“我”的声音、“郑和”的声音、“叙事者”的声音等。这些声音交织穿插着,把一个个故事似蒙太奇的镜头拼凑起来,形成一幅像是完整却不够完美的图画。或许是那些被“阉割”掉的东西使这幅图画有了缺憾。

“阉割”的概念贯穿全篇,其似乎是最主要的主题。剧本中明喻、暗喻、隐喻了无数种“阉割”,的有生理的“阉割”、心理的“阉割”、心灵的“阉割”、文化传统的“阉割”等。哪一种阉割最可怕,是那种“有意识的剥夺”、“无意识的失去”还是“潜意识的放弃”?

完美中的缺憾

剧本中以“郑和”这个历史上最“成功”的太监作为反讽的意味很重。郑和被后世冠上了很多名号,如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军事家等,他从默默无闻晋升为皇帝近身,后来还在海上创了无数的奇迹。他无疑是成功的,但若把这些功勋与名号放在一个生理健全的人身上,那他的成功将是人们觉得完整的。郑和再怎么成功,他永远剔除不了“太监”、“阉人”的标签。

在历史上,郑和是“被迫阉割”,但剧本中却是“主动要求阉割”,无论为何,以郑和生长年代,还可以把其悲哀归咎于无法选择。但这个历史的改编却有明显的暗喻与批判的味道。华人在新加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而在建国初期,政府毅然决定以英语作为第一语文即主要行政语,而母语则降级了。在高科技与摩天高楼的节奏与缝隙中,我们失去了部分的文化,若说我们被“连根拔起”,也太严重了。文化气息不浓厚并不表示“没有”。

剧本第8章亦加强了这样的批判,“在最最幸福的生活里,也不得不叫某些人付出阉割的代价,尽管在这个小岛上他们的手术做得那么亲和、那么妥善。”回头看,当初的所制定的政策奏效了,新加坡发展迅速、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比从前富足、外界给予新加坡高度的评价,物质与虚荣的部分稍微被满足了,但精神层面却是匮乏的。这种匮乏不在于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没有意识或不在意我们失去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失去。新加坡被“阉割”了吗?或许,我们被“阉割”了,但我们被阉割的不是文化传统,而是对文化传统的那份“在乎”、那份“态度”。

断根,我们断根了吗?根断了就就结束了吗?根,是传输的工具,它当然重要,但却是次要的。“种子”才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根断了,但只要种子还在,就还会长出新的根、开新的花、结新的果。若种子的质量变了,长出来的根会是怎样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