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业:《棺材太大洞太小》@沈雪芬

看着办吧!

《棺材太大洞太小》叙述的是“我”祖父的棺材进不了洞而“我”被迫得找出一个解决方案的故事,以“互看”的概念为主导,使此剧更为生动有趣,意义更为深长。

一开始就有许多人出席“我”祖父的葬礼,有些甚至不是亲戚,而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的围观者,使“我当时就觉得在被人参观”。表面上,“我”是被注视的。实际上,我才是注视者。

注视本来就是件双方面的事情,你若不是在看那个人,又怎么知道那个人在看你?但是注视也可分为主动者和被动者的注视,就是拥有“看”的主导权者以及被注视的人。围观者在看热闹时,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在评论这场葬礼和“我”,但是却万万没想到“我”也同样在评论这些围观者。例如:“我都认不出到底哪一些是亲戚,哪一些不是”、“我看最少有两百人。大多数我都不认识”、“他们大多数都不是我们家族的人”、“当时有很多人是在参观”等。

围观者似乎是导致“我”必须要做得体面、不能丢脸的因素,所以棺材太大才会成为一个如此棘手的问题。但是“我”却能看得更多,不仅窥探到围观者看热闹的心理,甚至“还有不少人带着相机去拍照”、“有 ‘滴滴嗒嗒’的声音,那就是他们在拍照”这类不太合适的行为。葬礼本来应该是严肃的,悲伤的,这些人却不尊重“我”的祖父及死者的家属,不顾及他们的感受,显得太没人情味了。“我”被他人注视是“我”意料之内的事,所以言行举止都可遵照一定的规范。但是围观者却没料到自己才是被注视的人,所以其实“我”才是真正的注视者。

从“我们一个个站在那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到“没有一个人敢笑”,“互看”的概念就尤为明显了。这时,大家都好像没有主次之分,都意识到自己在看人的同时也被注视,所以更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因此“不敢笑”。

在“人人都在望着我,等我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我”告诉大家“因为某些技术问题,葬礼中断,吊丧队在此,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我”已明显地跳出“被看”的框框,主导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可见“我”不仅是被注视着如何处理祖父葬礼的“长孙”,也是拥有“看人”主导权的“葬礼的主持人”。由于“我”在表面上被围观者注视,故事才能有所发展;而在故事发展的同时,实际上已掌握主导权的“我”则让我们看见围观者对这场葬礼的种种情感与反应。

其实“互看”不仅发生在“我”和围观者之间,也发生在“我”和“你”之间。作者一直用问“你”的形式,让“你”置于剧中,如“你不知道”、“你会想到么?”、“你想想看,如果你是我们家里的成员之一,你能笑么?”等,让“你”反复地想象这种情况若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进退两难、束手无策。“你”本来只是个文本的读者,是注视“我”的围观者,却被“我”拉进故事中,无形中也成了被“我”注视、评论的人物。“我”已不是被动的、被阅读的平面人物而已,而是有主导性地使“你”同样陷入这窘境当中,产生“我”要“你”产生的种种情绪。

这两个层面的“互看”,让读者因为感觉身历其境而不断地进行反思,对这剧本所隐含的意义也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亲爱的柯老师:

首先必须要赞“华文剧场与表演”这个课程的作业实在做得太精彩了!
不仅有文本阅读之愉悦,还学到很多戏剧知识与分析技巧。
刚好这两周在教“戏剧文学教学法”(相对来说是小巫见大巫),我也选了《棺材》给学员们讨论。今天读到沈雪芬同学的优秀作业,真是感动啊。可否让我借用这份作业为样本,给学员们讨论,激发他们思考?我一定会acknowledge的。若有“版权”问题,那就作罢。
真的好希望这些孩子快快来教书!
柯思仁 said…
只要你有注明出处和作者,欢迎引用。我相信互相学习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