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业:《市中隐者》@张英豪

隐者的寂寞:试解读《市中隐者》的内心世界

第一次阅读《市中隐者》,就感觉到字里行间充斥着寂寞、空虚、无奈。第二次仔细阅读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文本中的舞台指示、对白、情节等等,都在建构一个寂寞的意境。这个意境仿佛就是主角A,或者任何想隐身于市中、已隐身于市中的隐者(如角色“古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仿佛也可以泛指任何一个人内心的寂寞(如文本中的各个角色)。既然文本的故事可概括为A寻找隐身术、最后成功的过程,了解隐身术、隐者和整个关于“隐”的概念是很重要的。而理解“隐”这个概念之后,将更能体会文本渲染的寂寞的意境。本文试图通过解构“隐”的概念,再重构出文本中寂寞的意境,揭发“市中隐者”们的内心世界。

照字面上的意思解读,“隐者”是指住到没有人的深山里、过着隐居生活的人,就像文本中的“古人”。这些人为什么离群而居呢?文本中就解释到“他们受不了社会的光怪陆离,他们不想同流合污,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都纷纷离开人世”,隐居深山。既然“古人”避居世外,那么为什么学会隐身术的他会“常常摘了一片叶子,到城市去,跑到人们的家里”呢?剧名《市中隐者》的词组配合 – 喧嚣拥挤的“市中”,和离群生活的“隐者”,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吊诡性。

基于 “隐身之后,住在山林里面有什么用呢?隐身没有人看见,不隐身也没有人看见啊!” 这原因,古人在学会隐身术之后常常到城市中去。古时候曾经有人说过“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出处不祥)这样的一句话。意思是指隐居深山的隐者只能算是层次低的“小隐”,真正有本事的“大隐”能生活在喧嚣的闹市中而不受世俗干扰,维持心灵的宁静、自由。

古人是靠隐身术才肯到城市中去的,并非真正的“大隐”之士。侠士三番五次邀他出山他都拒绝,就显示出他还是不能摆脱世俗欲望的干扰,隐于市中而依然维持心灵的宁静、自由。但是他又凡心未泯、留恋红尘,所以他始终在矛盾里徘徊。

相对于字面上的解释,在文本的语境中,所谓的“隐者”其实是指会隐身术的人,像古人和A。文本故事本身就围绕着隐身术发展,古人用隐身术穿梭城市中,不正是“市中隐者”吗?理解“隐者”实际上是指会隐身术的人,对解读文本有所帮助。

再谈隐身术。隐身术是一种让别人看不见自己,相当于隐形的法术。文本中就提到了几种隐身的方法。其一,是角色“古人”的方法 – 用一种能让人隐身的树叶。再来,是一种灵丹,只要吃下三颗就可以隐身,吃下九颗更可以长生不老。另一种方法是依据古书《抱朴子》中郑云所说的“服大隐符十日,欲隐则左转,欲见则右转”。最后一种方法,即是主角A最终赖于隐身的方法 – “脱”。这些方法虽然不同,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 旨在隐身,让人看不见。

除了最后一种方法,其他的隐身术都是记载于古代文献之中的。而相对于用叶子隐身、服大隐符隐身,“脱”的隐身方法似乎是无法逆转的(irreversible)。这意味着隐身之后就等同于从世间消失。而“脱”的隐身方法似乎是A独创的,又或者说是只适用于A。那么,为什么作者让A以“脱”的方式隐身呢?而为什么A、古人会去学隐身术呢?

根据文本,古人是无意间学会隐身术的。而A则是刻意寻找隐身的法门。A是个很寂寞的人,虽然他和家人住在一起,家里也常常有人,“他还是觉得很寂寞,有一种只有一个人在家的感觉”。这种感觉“仿佛身体在漫漫溃烂,溃烂到最后,溶成green sticky liquid,然后就被吸进地底去,只剩下衣服在那儿,还发出一股味道,留下一缕青烟”。他很积极地学隐身术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最终只变成一个味道,一缕青烟”。

文本中A向古人诉说了一连串他想不通的问题(突现他的寂寞的一连串事情),而古人点头赞许地回应他“还算不错。记得,要多用一点心。”这似乎暗示了寂寞是学隐身术的前提。A和男人在厕所的对话中也提到想不通的问题,“越想就越难过”,“就想在世上消失”,暗示了最后A学会隐身术而在世上消失。

由于害怕寂寞、害怕随时会从人世间消失,所以除了积极学隐身术,A还去教堂、去理发店。教堂象征着宗教信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他希望精神有所寄托后,能摆脱寂寞、摆脱对从人间消失的恐惧。理发店象征着别人的关爱,A 觉得“被人触摸的感觉真好”,表达了他渴望别人关爱的心理。他希望别人的关爱能驱走心中的寂寞。如果说这些排遣寂寞的方式都是正面的,那么学隐身术似乎就是负面、消极的方式。

笔者认为,隐身术象征着一种逃避问题的态度,在寂寞蒸发自己前先自己消失掉,具有一定毁灭性质。文本中不是提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毁灭掉的”两种看似两极化的观点吗?其实这两种观点并非对立的,人们就似乎具有毁灭掉自己所创造的事物的倾向。在文本的语境中,学隐身术并非为了生活上的便利,而是这种逃避的心态。

A最终学会隐身术,似乎就暗示了他通过逃避、自我毁灭的方式来摆脱寂寞。在理发店里,店主割伤A的一幕,象征着别人无法给予A他想要的关爱,反而还伤了他的心。在精神上A无法从宗教信仰中得到寄托。A第一次面对十字架时那洁白的光象征着希望,一线宗教能救赎空虚心灵的希望。但A第二次面对十字架时却是背对的;而十字架发出的光是各种颜色的,似乎象征着花花世界的各种欲望始终困扰着他。最后一次面对十字架时,舞台指示没有加入灯光指示,笔者认为那是为了呈现暗然无光的十字架,即象征着在A的心中,宗教信仰不再占有任何地位。

A最后以“脱”的方式完成隐身,其实早在第一幕中就有伏笔。第一幕里,甲就玩弄A说“好像看不见”他了,怂恿A“脱下衣服,脱下衣服会更好”。第十一幕里,甲与乙继续怂恿A“脱啊!脱啊!脱了就看不见了”,而终于通过脱衣服的举动,A完全隐形。那么,为什么第一次脱的时候A没有隐身?后来脱衣却成功隐身呢?

这是因为A在故事发展中的经历。故事发展的同时,他心中的无聊和寂寞也越来越深重。他无法从宗教信仰以及别人的关爱中摆脱寂寞,希望粉碎破灭,唯一剩下的排遣寂寞的方式就是学会隐身术,即是逃避的方式。而当A看到被打抢、孤立无援的男人时,不禁联想到自己,恻“隐”之心起,把身上的衣服脱下给他,付出自己的关怀、爱心。这时的他已经对社会心灰意冷。“脱”的隐身方式就象征着逃“脱”,消极地回避问题。也许,只有当一个人恻“隐”之心起,愿意付出一切来关怀别人;且对社会的凄凉感到心灰意冷;对自己的寂寞束手无策时,才能通过“脱”的方式隐身,将身份隐藏、摆脱,从此消失,不再为人所知。

但是,隐身之后真的能摆脱寂寞吗?无法逆转的隐身术让A完全变成了一个透明的人,仿佛从世间消失一样。这样逃避现实的他孤独一人,无法与人沟通交流,相信只会越来越寂寞。像A问古人为什么不肯出山,古人无奈地回答:“你说我能做什么呢?我只是一个隐士。”一样,隐者的寂寞只有自己最清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