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市中隐者》@ 陈满珊



身处在繁华的都市,在匆忙的脚步当中,许多人与物都被被淡忘了原型,反而被加予意识形态的枷锁。随着时间的消逝,又或者是根本就不被重视过,人们由淡忘到不重视直至陌生的对待,不只是对待自己或对待他人甚至是对待整个社会,这种淡忘的姿态亦是如此的自然。在《市中隐者》里到处充斥着光怪陆离的现象,反映了整个社会从“隐”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再遗忘了应追寻的价值与真理,一味的附和主流形式与伪装压抑,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存在价值与对事物的评鉴能力。

不以意识形态为考量来定位一切事物与人的价值观

《市中隐者》是由A这个没有人名,没有职业,没有定位,没有存在感的人要寻找隐身术而穿梭着古代与现在,串联着甲乙丙,男人女人,店主赌友,古人与侠士的故事。A没有名字,没有背景,没有种种我们知道后会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他的标志,他想要融入任何的时代,却也一直抽离着。导演说:“名字与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就是要观众不以意识形态来评断一个人的整体。这也是A一直在找寻的价值其中之一,真正的定位与人的认知应该是在过程中找寻,体验,再体现出来的。

A要去找寻隐身术无非是为了要跳脱人们对意识形态框架的认知,隐身了可以幻化为不存在的形体,就像没有了人们界定的意识形态套在身上的如同枷锁上一样。

《市中隐者》用东方的魏晋南北朝诗人与西方的十字架作为文本的参照系统。

在印象中,十字架是真理与希望的代表。人们在十字架下总是反省与呈现最真实的自我与祈求希望降临。但是在A看来,他先用手阻挡光与背光显然的是他不愿意展现最原始的自我本质,无法达到解脱与超越。但是已经过一连串的事件后,侠士抱走了女人、男人与古人,这些一切意识形态的代表,又在对理发店的梦想幻灭下,于是他终于站在十字架前面,展现最原始的醒觉,领悟到真正的隐身是不去在乎所有的意识形态,才能达到超脱,找到自我认知的最高境界。

文本也以互文的方式告诉我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高压统治下产生了玄学与清谈的文化,聊一些没有意义的课题,放纵自己做一些人们认为疯狂的事情,譬如裸身在家以抗议统治者的高压,以静态的方式控诉着统治者阶层的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对于文人的压迫与限制。

在参照魏晋南北朝的诗人,置在都市的语境下,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上真正需要的声音往往是那些不被世俗所接受所谅解的。普罗大众的意识形态被国家灌输进而内化进了自己思想里,这也显示了新加坡政府是权威的象征,有才干有思想有包袱的人却没有言论自由,政治不透明化,只有执政党时有权利说话,在野党是要靠边站的。同时也无奈于政治的局限,言论的限制,新闻报道的监控,人们就在国家意识形态下成长,才会有“教育是以拿第一作为终极目标而且努力着”,意识形态从小就被内化了进了身体里,孩子被教导成要有文化的人,大家一起迈向优雅的社会。这无疑在文本里是种讽刺,文本一直都在对这些都市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光怪陆离的现象进行批判和反讽。

都市是不能被伸展的创意平台

文本开篇以主流的音乐来做为背景却强调是无意义的,是干扰人们的。这是否让我们反思,都会的主流文化并不一定都是人们所需要的。人们之所以会喜欢因为这些都是主流文化,是跟随别人的脚步而喜欢,但主流作品其所创作的出发点难免落入了俗套即为了迎合大众的品味,失去了艺术上的原创性。主流的形式是取悦人们,但实际上是干扰人们的生活。人们以意识形态来鉴赏艺术,不主流的不听。同时又显示了都市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正逐步的下降,所谓的主流并不一定是等于艺术。作者有意识的在这里批判主流艺术味为不纯粹的艺术,而那所谓的主流艺术其实是干扰人们生活而不是调剂生活。

都市人同时也偏离了对艺术的鉴赏角度,不以纯欣赏艺术的心态来欣赏艺术作品,难免总要带有色眼光或是以渔色的心态来看待艺术。为艺术而脱在这出戏里是必要的情节,R(A)级的场景却在观众眼中是种色情表演,带着这种感觉来看表演亦是都市人们难以摆脱的意识形态。

文本中也批评了跟随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创作者的庸俗。讽刺某些艺术创作者已不是当初热衷于艺术的创作人了。不负责任,为生计而赚取生活费的创作者遍布大街小巷,艺术在这个都市中渐渐失去了其价值,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要通过其他管道包装艺术作品才能被倾销出去,将艺术品变成庸俗的商品来对待,不是为了艺术而创造艺术。

此外,文化在高压的统治下和主流的意识形态下,许多有创意的作品被经过政府审查而不被批准,又或者只有迎合大众口味的主流艺术才能被接受,就像男人对A说:“要知道什么是文化,就去orchard road看!”但是A却反驳男人说文化是人毁灭掉的,因为他认为真正精彩的是在电力站的艺术展,但是现在也已经被政府所否定了。创意才华因此被湮没。清一色的充满着都市的是主流的文化,但是这些文化也只是跟随国际的脚步与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设,而那些非主流但具有原创性与思考性的创意却一直被打压,独特的艺术性被埋没了,所以说文化也是人所毁灭的。

主流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展现。非主流文化却被批评,被放逐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都市人的痛苦与枷锁

都市的男欢女爱,肉欲上的渴望与心灵上的贫乏寂寞都被体现在《市中隐者》里。女人与男人的感情只是建立在肉体上的愉悦,没有心灵上的升华。第一次见面,男女尺度就开放得让人乍舌,在电话中的无聊对话亦显示了他们聊的尽是些没有意义的内容与性。这再再地再现了现代都市的男欢女爱都已倾向于这种形态----只求肉欲上的满足,而心灵上的交流却是贫乏的,他们的内心都是充满孤寂又痛苦的。

时代变迁,都市的男女对待感情的态度也各有不同。女人作风前卫大胆,与传统观念下的女性相差甚远,而在这里男性一心只想着与女人那晚的云雨,又打破了男性与女性的传统观念,但是这样的演出也利用了男性总摆脱不了的渔色的心态活偷窥心理来设的剧情。

市中隐者很特别的一段情节就是在理发店的时候。A在理发店里得到满足,虽然他感觉店主满口脏话,但是却很动作却很温柔。A在沉醉于美好的景象中,但幻想最终破灭了。店主为了马票而与A反目,他看清楚了在都会中,满足感也是交易买卖的一种。店主被过往的生活所枷锁着,被向往过好生活的欲望和金钱意识形态所控制,根本不是敬业的为A服务。

总结

市中隐者包含两种含义。隐具有“隐藏”的意思,在这里的代表人物是A,然而“隐”也有另一层意思就是痛苦。城市中人拴着意识形态的枷锁是痛苦的,这与最后A的逍遥是形成对立关系的,但是却也是互相观看着的。

市中隐者是为了要脱离一切加于身上的枷锁而隐,然而要做到隐就必须放弃限意识形态的观念。意识形态是种干扰人作出选择与思想的观念,A为了找寻自我认知与还原物质的本性,找寻原创与原味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隐的真正理念——放弃意识形态人才能逍遥自在的活着。

都市人的痛苦都是意识形态造成的,他们在自己身上拴上意识形态的枷锁。A在看到了他们了弱点之后,于是终于了解到,意识形态乃是不能让人逍遥的导因,必须要将其除下才能达到隐的最高境界。而衣服与身体都是人们欲加以窥看的,欲加为定义的形态之一。在A决定不将这些东西披在身上时,他就成功的隐身了。故事的最终,是A要男人将马票还给理发店店主,而墙上也出现“Annie can do anything,Betty can do better”的涂鸦。A是反讽了其他人再经过了事件之后依旧在乎意识形态的存在,活在痛苦中,所以他们也是隐者,但却只是所有市中痛苦的人的缩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