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暗恋桃花源》@ 萧伊伶

解读《暗恋桃花源》里的‘大时代、大背景’

《暗恋桃花源》是一部关于‘寻找/失落’的戏。无论是《暗恋》、《桃花源》、还是那陌生女子,无不在寻找他们想得到的东西。那么,他们寻找的是什么?得到了没有?在不同的语境里,他们寻找的东西或许就不一样。放在政治、社会的语境里,整出戏就是关于四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期间、台湾寻找中国、中国寻找‘台湾’的故事。

《暗恋》

《暗恋》说的是台湾寻找中国的故事。江滨柳一直在期待的就是能和云之凡再次重逢。对比江太太再现的那处于在台湾的现实的无奈,云之凡象征的便是那在中国的过往美好的记忆。就如一九四九年随着国民党政府撤至台湾的人民一样,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到台湾将是对中国永恒的告别,他们一直怀抱着期望,一直相信能回返祖国,江滨柳也始终没有放弃过要寻找云之凡。

但是,当云之凡来到了现实的生活中,这想象与现实的错位,云之凡和江太太的同时出现,才让一直忽略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事物的江滨柳作出重新的思考和认知。他一直想逃离江太太,直到真正在现实中与过往记忆的接触,才让他对过往的想象释怀,重新衡量,最后也接受了她。八十年代末,台湾终于解严,在台湾的民众终于可以回返大陆。在这次的接触中,才使许多人知道,他们想象中过去中国的美好景象已不复存在。其实,他们在台期间,尤其是七十年代初,台湾的经济开始起飞。他们过的生活有许多都比在大陆民众过的生活优裕。我想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的治理方式已不再是这些台湾民众赴台之前的形式了。面对着过往想象与现实的冲突,他们才自觉一切都大不如前,一切都已改变了面貌。而他们在台湾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其实才更有归属感。这时,似乎他们才真正解脱,才肯从外省人的身份承认自己是台湾人。

《桃花源》

《桃花源》说的便是中国寻找‘台湾’的故事。

桃花源象征乌托邦的世界,人人平等,人们的生活安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和、没有争执。但是,桃花源毕竟是虚幻的。当赖陶想带春花一起去桃花源时,才发现现实的残酷,春花以为赖陶已经死了,早就嫁给袁老板。而当赖陶想独自再回去桃花源时,已找不到它了。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九年与国民党的内战胜利后,把中国的指向带入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的理念是要让每个人都平等,尤其是常被之前的统治阶级欺压的低下阶层百姓得到救赎。赖陶在武陵时,不就常常被春花和袁老板欺压吗?受尽委屈的赖陶,到了桃花源,被白袍男女安抚,连平时的坏脾气也消失了。我认为,这就像中共当时实行的政策,对人民进行思想的灌输,让他们觉得自己终于在中共的领导下得到解脱。但是,事实是老百姓仍是被压迫的受害者,甚至比中国实行共产理念之前还要惨,就如赖陶连唯一的妻子都失去了,一无所有,比在没有到桃花源之前的情况还要糟。在中国实行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人们何尝不是如此?中共所谓的人人平等,是连自己的土地都不能拥有,所谓的‘大跃进’其实何尝不是使中国当时的情况每况愈下?赖陶以为自己在桃花源里得到解脱,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得到,白白和时间脱节、白白失去妻子。中国在文革期间,自我封闭。十年后,成功之处比起损失似乎微不足道。十年后,中国才开始开放,其他国家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发展。光阴流逝,却似乎什么也没得到,反而越来越退步,越来越迷失。回首十年来的封闭,中共才发现他们所谓的乌托邦其实根本不可能达成,所有其实只是一场幻影。赖陶最后回不去桃花源。后来中共在经济上改变的政策,邓小平所说的‘先让一部分的人富起来’都证实了他们终于了解乌托邦的理念根本只是空想。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是虚实相生。整篇记的意义其实是在讽刺当时晋朝的统治阶层。因为统治集团在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所谓的桃花源根本不可能存在。放在《桃花源》的语境里,这就起了反讽的作用了。中共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也是压榨着百姓的。既然有人被压榨,社会怎么会平等?刘子骥的迷失,或许象征着中国四十至八、九十年代的迷失。

而我所谓的‘寻找台湾’,其实更多是指脱离乌托邦的指向。台湾的政策使其反而繁荣起来。赖陶找不到桃花源,或许是编剧的一种提示,是时候面对现实,别再拘泥于过去的幻想了。

陌生女子

陌生女子的干扰穿插在两部戏之间,不停出现。我想她的作用是在唤起台湾和中国的人民。她在唤起他们不要停留在过去,想象已不可能达到的梦想。就如唤起江滨柳面对江太太,唤起赖陶不要再渴望虚幻的桃花源。她用刘子骥提醒着所有的人要止步于虚幻的追求。

总结

《暗恋》的导演是个中国人,在台湾寻找在中国的故事。而明华园版本的《桃花源》又使用台湾歌仔戏方式来呈现。两出戏同时在舞台上表演,是重叠交错,也是比照。是冲突,也是融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