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市中隐者》@ 郭彩燕

谈《市中隐者》的现代寓言性

《市中隐者》表面上讲的是一个人追求隐身术的经过,但作者通过巧妙的古今参照,再加上别具特色的叙事语言,使此剧充满了符号,是一出具有现代寓言性的戏。观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欣赏这出戏:看不懂的观众,会因为剧中传神诙谐的语言而捧腹大笑;看得出隐含信息的观众,更加会因为懂得,而发出会心的笑。

狮城的再现

剧中的城市,很明显地指向新加坡,而且是现代化了的新加坡。剧本一开始在舞台指示的部分,就直接表面了这一点。观众入席时,剧本要求剧场中播发“以华语、粤语和英语为主”的流行歌曲,呈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面貌。歌词内容是有关都市生活现象的,或者“听起来毫无意义的,也可以。”这里似乎有点暗示都市生活是“毫无意义的”,颇可以为接下来的剧情作为伏笔。开场部分的各种噪音,如地铁声、警报声等,突出了现代都市的吵杂扰人。而莱佛士塑像、鱼尾狮等物,更是新加坡广为人知的地标。除此之外,剧中的语言,夹杂了英语和方言,是一种新加坡式的华语。人物的独白或对话,非常口语化及生活化,无形中增加了观众的认同感,使他们更能投入剧情。

通过音响、道具及语言特色,此剧一开场便成功再现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加坡,建立了《市中隐者》属于“市中”的现代部分。

没有名字的剧中人

《市中隐者》一共有10个角色,他们全部没有名字。A、男人、女人、甲、乙、丙…没有了名字,这些角色就成为一种代号,一种身份,具有泛指性,代表了社会上某一类型的群体。例如甲、乙、丙三人,在剧中饰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了社会上不同的身份,包括演员、编剧、涂鸦者、歹徒等。剧中的男主角A 可以是A for Apple,或者是A for Automatic,名字背景不重要,A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A。

古今参照的意义

除了以现代都市作为叙事背景,《市中隐者》也巧妙地穿插了有关魏晋南北朝的部分,作为现代的参照体。现代都市在古代的参照下,便产生了寓言效果。魏晋时期,士族与政权的关系紧张,司马氏争势篡位,反而振振有词,一口仁义道德,为当时的士人所不齿。信仰失落和官方压抑的恐慌,致使魏晋文人不欲涉及时事,隐世起来,喝酒吃药谈玄,形成独特的魏晋风度。以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段作为当下现代都市的参照,便出现了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剧中男主角A代表了社会上渴望寻求“隐身术”的一群,所谓的“隐身术”,其实隐喻了一种想“隐世”的渴望,既是魏晋文人如竹林七贤那种试图逃离官方压迫,不谈政治,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隐者?

A在第一场叙说隐身术的部分时,提到有一个隐士,因为观察螳螂捕蝉而学会了隐身术,可是隐身之后,躲在山林里没能发挥隐身的作用,于是常跑到城市去,还把所见所闻写成一本书。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心理,既然要隐世,又为何依然放不下与社会、人群的联系?在戏尾声的部分,男人在厕所墙上的涂鸦看到A留下的一段话:“我的裤袋里有一张万字票根,可以帮我还给一个人吗?”显然A也同样放不下一切去隐世。这是否意味着,现代都市人已经习惯了群体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想逃就能逃得掉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