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林若亭

穿越一个“空白空间”的男人们

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曾说过:“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布鲁克,1998)。”这里可衍伸出戏剧空间“空”的本质。在《艺术》这部话剧中,恰恰也有这么一个“空白空间”,反映了一幅空白油画背后的当代艺术环境与男性友谊关系。我们不妨就从戏剧空间的 角度来解读剧中的“空白空间”。

首先,《艺术》选择在本质就是“空房间(胡妙胜,2001)”的小剧场演出就是为了打造剧中的“空白空间”,并建立演员和观众独特的空间关系。由于剧本篇幅不长,再加上情节简单,冲突鲜明。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呈现这样一个矛盾集中的戏,强调“人与空间”的黑箱剧场无疑是最佳的表演场所。因为观众能够近距离地与表演者接触,更加身临其境地去体验那个“空白空间”。三面开放的舞台形式,除了提供给观众更广阔的视野外,还成为社会中的男性地位以及剧中三个男人关系的视觉隐喻。如序幕时,三位演员都分别站在舞台下的三面,象征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的主导角色。同时,他们所处的空间位置暗示了剧中的人际关系:Serge和Marc是相互对立的两派,Yvan则是处于他们之间,扮演调解的角色。在剧终时,这样的空间位置再次出现,形成首尾呼应,使该剧的主题思想得以升华,讽喻了作为男性标榜权力的友谊到头来也是暴露男性孤独的软肋。

如要深入探讨戏剧空间,不免要从舞台设计上入手。作为舞台设计者,需要根据戏剧演出的需要来创造和组织空间。在《艺术》中,布景对于“空白空间”的呈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举一例来说明。全剧共有三处场景(Serge、Marc和Yvan的家),而从头到尾舞台上都只有同一个布景——以沙发作为标志的客厅。在原始剧本中,不同的场景是由三幅不同的绘画来区分的,这次的演出则另辟蹊径,空间的转移是通过几块可任意转动的背景墙板来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墙板并不是纯白的,而是有着纵横交织的纹路。其中的用意不单在营造一个具有艺术色彩的空间,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反衬出那幅油画的空白和虚无,以此表现三个挣扎在“空白空间”里的男人的荒唐和可笑。而且,这几块背板的功能还不止这些。在一开场时,它们就像几幅画一样,可随着Marc出场交代Serge买了一幅“有着白色对角线的白色油画”之后,那些平面的背板就开始转动,提供给观众一种立体角度的视觉体验,同时隐喻着Serge和Marc有棱角的个性造成了三人由艺术延伸到生活上的分歧和矛盾。直至结尾,所有的墙板都被推开,呈现一个弧形,仿佛意味着三人经过坦白与磨合后重归于好,但这个弧形又不是圆满的,而是开放式的,于是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

当灯光再一次聚焦在Marc身上,他说出了耐人寻味的一番话:“…它描绘的是一个男人穿过一个空间然后又消失了”。其实,无论是当代艺术环境还是男性友谊关系,都存在由某种“空白空间”引起的模糊地带,让原本就性格各异的个体产生意见和争执。有趣的是,往往闹到了最后,人们又会相互妥协让步,穿越过这个莫名其妙的“空白空间”。这大概是人际交往中的无奈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