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n't It Be Nice》@ 许颖
从生命之源,看一个国家的未来图景
——戏剧盒《Wouldn’t It Be Nice》的实验精神
——戏剧盒《Wouldn’t It Be Nice》的实验精神
戏剧盒呈现的《Wouldn’t It Be Nice》论坛剧场,打破了一般旧剧场的形式,让观众在观剧之时,能够启发他们思考,并参与戏剧演出,解决剧中面临的危机。正如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所提倡的,拒绝观众被动思考,应积极地参与新剧场。无论是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抑或是观众与观众之间,这样的演出形式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政治与社会课题一向是较为敏感、严肃的话题,通过剧场的形式,可以让观众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剧中人物被放置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剧情设定于2024年11月14日,十年后的新加坡正经历一场水灾、断粮停电的场景中。水源,成为了全剧的核心主题,同时也派生出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各阶层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温。剧情也在矛盾最尖锐之时戛然而止,引导人让观众思考,参与演出,找出解决方案。其他观众同时也在思考演员行动背后的意义,使原本封闭的剧场,变得活跃,充满变数。
剧中不断出现的瓶装水,具有多重的隐喻与象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圣经启示录中,水被比喻为“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剧中,各个角色在面临食水短缺的情景中,各自表达自己对水的强烈需求。母亲卖水是为了钱,儿子和失业青年是为了解救灾民,成功女士买水是为了她的豪华轿车,政府官员认为水是国家物资,他们有权接管一切的水源。水作为万物之源,在剧中重复出现,不仅推动情节趋向高潮,也构成了剧中人物纠纷与矛盾冲突的根源。
水在剧中是依存却又相悖的关系。水既是化解危机的重要资源,同时又是制造危机的祸头。一开场,淅淅沥沥的雨声在耳边回荡不止,一直贯穿到剧场结束,喻示着洪水的发生。在西方文化中,洪水被喻为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力量。在剧中,新加坡正处于洪水泛滥的紧急状态中,水引发了灾害,社会各阶层人士感受到生死攸关的危机感,他们同时聚集在一间狭小的杂货店中,为着瓶装水的出售争论不休,形成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论坛剧场的特性在于其实验精神,每一场演出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表现都不一样。在笔者观赏的剧场中,一位职业女士主动扮演政府官员的角色。在她耐心地利用各种理由来说服剧中演员后,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另一位主动演出的是一位中学生,他扮演的是失业青年的角色。我们可以发现,成人视角与青年视角去看待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成人偏于理性和逻辑性,青年则表现出其天真与坦率,带来两种不同的戏剧效果。
剧末,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留给观众一片思考空间。新加坡的未来到底是否会面临同样的危机?身为国民,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新加坡的前景效力?社会人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得到和谐与理想的协作?这个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导演也没有设计出一套方案去化解这个矛盾重重的危机,一切有待观众自身去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