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n't It Be Nice》@ 王伟明

隐形中现形
戏剧盒《Wouldn’t It Be Nice》的矛盾形态

《Wouldn’t It Be Nice》透过论坛剧场的表演形式让观众表达他们对于新加坡在数年后面临清水短缺问题的意见和解决方案。这场演出的明线采用了缺水做为故事主题,而暗线则是反映了人民与当时政府之间所出现的矛盾。

 在一开场,剧中的Nic向他的邻居Shaiful说,新加坡政府正在聘请外来人才为他们的行政服务, 就算Shaiful获得大学的奖学金,新加坡人只不过可以当个行政服务助理,隐喻了政府看重与信任外来人才多于本地人。除此之外,在一开演时,新加坡正面临着水灾的状况。这些多余的“水”象征了外来人才而这场水灾也就隐喻着外来人才夺走新加坡人求业的机会。Nic也因为水灾的问题而因此失去了他原有的工作,他与上司的冲突也是因为这场外来人才所引发的水灾而造成的。

接着,Maslinda女士则以当时政府的口音告诉Nic,新加坡政府是会照顾你的。这句话却与她的行为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Nic多次想要喝下水瓶的清水时,Maslinda几乎每一次都阻止。“清水”就象征了当地的就业机会。无论Nic怎么解释,手机对话里的上司都不给他任何机会。相对于Maslinda所说的那番话,她也就像是政府,无论Nic有多想要挽留工作,政府还是不让他喝下那瓶“清水”。“水灾”过后不久,Amy到了Maslinda女士的店买水时,也一样的说了新加坡政府是会照顾你的。这时,Maslinda的回复则说了新加坡政府好,但是十五年前的事了。Maslinda之后也重复地说了好几次的“政府是不会照顾你的”。此刻听到的,是Maslinda打自内心的话。这也凸显了政府与人民之间那种矛盾。政府所向人民做出的担保其实人民感受不到。水灾发生时和发生之后,Maslinda所说的那番话从相信一直到置疑,起了巨大的变化。

除此之外,剧中的Rahman代表了当时的政府,掌控了庞大的权力。他的出现把原先已经十分焦虑的人民搞得怒气冲天,场面也变的更糟。当其他人民正在为Maslinda的清水争论时,Rahmah阻止了一切也合法性的把那些清水抢过来。这一压迫凸显出他在社会的阶级高于其他人民,而Rahman在剧中也是位外来人才。 合法把清水抢过来的举动也因此隐喻着外来人才怎么合法地夺走新加坡人的就业机会。究竟为什么新加坡政府会请来外来人才为我国行政服务,管制我国的公务员,而不雇佣本地人呢?这些人才也是否会依我国的利益而管制好新加坡呢?这些都造成了种种的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当全新加坡正面临电力短缺时,机场依然还有电源供应。机场是新加坡连接海外人才的重要地方。正所谓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如此可见,虽然水灾发生了,机场依然有电,展现了政府对外来人才运输的注重多于人民安危。

《Wouldn’t It Be Nice》表现出许多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清水短缺的问题便把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推向高峰,使清水的分配成为棘手难解的问题,希望观众能思考解决方案,也从中让观众了解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是问题的根源,而只有解决了这个矛盾,水源分配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