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玫瑰乐队》@ 陈茗敏

真/假?

你眼前所见的,是真,还是假?

《血与玫瑰乐队》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基底,早期法国的玫瑰战争为背景,在如此宏大的框架下似乎就打上了枯燥乏闷的烙印,先入为主的判了“罪”。尤其在演出之前,节目单上一丝不苟的历史事件表让人们更确信了它有“罪”,无聊、冗长、没意思等等加起来都浇灭了原本看戏的期待与兴致。

但,反转从观众踏入剧场而始便接踵而来,伸展式的舞台、近在眼前的乐队、演员们在开场前与观众的互动还有一反剧场演出不能拍照录影的铁则——在一开场时即表明欢迎观众连上剧院所提供的无线网络并在接下来的演出中可尽情的拍照甚至即时上传至个人的社交媒体上。这时大部分的观众,将他们原先的先入为主转化成巨大的兴奋、期待以及处于制式条框外的沾沾自喜,收录在层层地滤镜(filter)和众多的标记(hashtag)背后。

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天。

演出开始,随着情节里一次次的王权更迭所展开的一次次现场直播(Live broadcast)。掌权者们手持手机在演出当即以面子书(Facebook)的直播功能(live video)展开了一场场实况转播。前后六次的直播贯穿了整场演出,内容不外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奚落以及嘲笑。而所直播的影片也随同着剧中胜利者的得意与失败者的颓丧在该面子书专业上一同保留着。

在这个人手一机,全民线上的时代中,人人都可以成为直播与被直播的对象。直播,按理说是一个真实性强的即时信息传递媒介,因为它呈现了毫无修饰的当下给予观众。但,真实等于真相吗?胜利的一方通过直播展现出的成功是真实的,那么这份真实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他通过直播展示了他的成功,你通过直播见证了他的成功,但你们都不约而同地遗忘了真相。

直播、贴文、打卡等等全都能够是真实发生并且存在的,你现在就在那个地方、你眼前的确有这些东西,这些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些所谓真实的背后会不会是一个个在真实框架下精心策划的谎言,一个为了得到别人的瞩目来获取自己存在价值的谎言。而这件事这个当下又有直播打卡的必要吗?有多少成分是为了哗众取宠引人注目的手段,又有多少只是茶余饭后的无聊打发?

如今的社会人情淡漠、攀比成风,谁都不愿意在所有人面前展现完全真实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只能以一层层的谎言为茧,牢牢束缚。谎言所带来的虚荣以及自我满足正好填补了一颗颗空洞的心,贪婪地汲取着别人的艳羡来得到自信,来化作亮丽的翅膀,飞翔。一味地追逐物欲世界中的光与影,将外在的光鲜以及内心的空洞都和社交媒体中的照片、贴文以及视频一同封印在自己所打造的完美驱壳中。

我们都在直播,都以为别人都在看,也想要别人看,却没想到观众只有自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