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 廖敏妤

跨过理性,重新思考感性

观看了改编自高行健的同名作品《车站》后,浅浅的失落感莫名地涌上心头。剧名顾名思义指一辆巴士会来到,但始终,我期盼已久的那辆巴士并没有驶进车站接乘客。这一部带有荒谬色彩的实践剧场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既是有车站必定有巴士前行,将乘客一一带往他们的终点站,从而使我们对人生进行反思。除了失落,它更多的是流露出现代人徘徊于理性与感性的争执,受困在社会所定型的框架内,而畏惧迈出有别于“理性/正常”的一步。

建构与解构

“车不来、车不停、时间疯狂跳动、站牌蹦跳飞起、下雨雪之后车声四处响起,又突兀地飞来了一架大飞机。。。 。。。然后来了一辆巴士,让人搭上了又把他们带到原地”,这一句话就能总结《车站》的主要场景。空间设置在黑箱里,布景坐落为一个以白柱当标记的车站,前方有一条通往无边无际的马路。首先以结构的方式来分析,马路只通往一个方向,难道喻示着人生仅有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这不竟然。可悲的是,理性往往战胜感性。人们受限于社会道德的规范,因害怕落伍、不入群等,不敢挑战理所当然的定律。反观,拆解的部分(穿着红袍的沉默男子冲破了布景、撕掉贴在地上的帖子)是这个实践剧的独特之处。这些举止愕然摆在我们眼前。打破空间,说明这个空间是虚幻、掩装的,更暗示这个通往人生目的地的“唯一”途径崩塌了。

交叉的人生

车站无疑是个小社会/社会的缩影。戏里的七个人物代表的是社会层面的各种典型人物,包括了读书的学生、 流氓、 小姐、 职业女性、做妈妈的阿嫂、 大叔以及师傅。在车站等车的人身份不一,想要去的地方也各不相同。彼此何尝不是对方的写照?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初恋、风筝、一辈子最重要的棋局、升职加薪等,都是各自心中最向往的情境、理想国度。对话甚至辩论当中,他们寄希望于外部助力(巴士)的人,把时间花在无意义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勾心斗角。

其中最显著的人物莫过于在剧开端与结尾出现的“沉默的人”。灯还未亮时,他已经映入观众的眼帘。氛围极为诡异,穿着红袍的他毫无表情的凝视着一根柱子,最后更拆毁布景。他披着的红色披肩不仅使我联想起窃富济贫的罗宾汉。相同的,这名“沉默的人”象征着每个人内心的希望,潜意识里想突破常理的勇气,逃出那无止境的旋涡。

符号的展现

在一个系统里,服装、举止能断定一个人的身份,站牌象征的是车站。“站牌在这里,车一定会来”,“你们上车,却懂得在哪里下车吗?”,以及当女子的裙子破了个洞时,阿嫂说的一句“烫平了,洞还在”,反讽意味浓厚。即使所谓的巴士来了,他们却对未来的前途(终点站)一片茫然。其次,剧中的时间流失很快,并不和现实形成平行线。一天至一年、十年 ,我们身为观众被迫对现状、等待进行思考。和之前所探讨的打破空间的作用异曲同工。最后,整出戏 不时穿插 灯光变红,播放心跳声的几幕。人物开始异如反常,做出非理性的动作,例如踩笔记、拉下衣服的拉链、丢皮夹、松开头发等。在他们的心中,理性和感性(有别于正规)已经被激发,特别当站牌被拉起时 ,试图尝试稳定这些信念,即使短暂。

走路与搭车、保守与革命、理性与感性。《车站》看透了一场场的等待到落空的过程,从而引发我们思考 “我的未来将会如此?要怎么争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