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 郑惠毓

《暗恋桃花源》以戏中戏的形式把《暗恋》、《桃花源》和《戏中戏之外》这三个叙事结构同时在一个舞台进行。导演采用戏中戏的结构对于整部话剧的对话有很大的影响。这可以分成《暗恋》与《桃花源》演员们的对话,而更深一层就是戏里的演员们与戏外的演员们互动的对话 。就举一个例子来说,在话剧的第二段中,老陶不小心走去《暗恋》的舞台说他的台词。这时,袁老板跟老陶说如果他没有什么事,就别去那边。这句话可以从袁老板或者是《桃花源》导演的角度来解读,因为他们有不同的观点。

再来,使用戏中戏的形式也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避免观众太投入剧情所设的语境。当观众在看《暗恋桃花源》时而慢慢不知不觉进入剧中的情境,他们会被戏外的人物干扰。例如当演员们在排戏中,戏里的导演会喊卡,把剧情转回现实生活。这也代表观众只能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这出戏,而不是剧情里的某一个人物。因此,观众会使用一个更理性以及更广阔的视野来看这出戏。这也意味着《暗恋桃花源》的观众不会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反而对剧情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受编剧或导演的影响。

《暗恋桃花源》也通过戏中戏的模式把不同的表演方法演绎出来。戏里的演员和导演都对表演有各自的看法。在话剧的前半段中,《暗恋》剧的导演认为演员的表演不如他预期的好,情绪也不是很到位。但是,演员们都不同意导演的看法,甚至还说导演是他们所有人当中唯一去过当时的上海,而他们已经按照导演的说法去想象当时的情境。虽然很多观众认为这一幕非常好笑,但其实从导演和演员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表演有不同的观念。《暗恋》剧的导演更倾向俄国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认为演员应该演出当时的情绪。《暗恋》剧的演员反而是偏向于德国剧作家和导演布莱希特的表演方法,认为演戏和现实生活是分开的。这可以从剧中看出来。在剧中,演员请求导演不要把戏和现实搞混,否则他们很难继续演下去。况且,扮演云之凡的演员说她只是在演云之凡,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云之凡。这句话说明了《暗恋》的演员们的表演方法与现实主义表演方法是相反的。

从剧本的类别来分析的话,《暗恋》仿佛是一个很典型的时装悲剧,而《桃花源》是一出喜剧,就如看了综艺节目似的。但是,如果我们顾虑到结局的话,《桃花源》的结局比《暗恋》更凄惨。这是因为至少《暗恋》的主角们江滨柳和云之凡最后找到了对方,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桃花源》的老陶已经不能跟妻子春花在一起。这也意味着老陶无法有一个对他来说一个圆满的结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剧场管理员在《暗恋桃花源》的重要性。虽然剧场管理员的戏份算是最少之一,但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在剧中尾声的出现并不是表面上锁门那么简单,而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他的出现让《暗恋》和《桃花源》两组剧团终于意识到陌生女子要找的人根本跟他们毫无关系。此外,两组剧团也开始站在同一条战线来说服剧场管理员让他们多练习一下子。因此,两组剧团的意见,由于剧场管理员的出现,从不和变成一致。

看完了《暗恋桃花源》后,我认为每个人对‘桃花源’有不同的定义。有些人总是记挂着想拥有但得不到的桃花源,例如江滨柳即便已经结婚,但他一直认为云之凡才是他的桃花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始终不能和她在一起。有些人的桃花源一直更换,不知道自己的桃花源是什么,就如《桃花源》的春花。春花原本以为老陶是她的桃花源,但后来发现不是,就跟袁老板一起,又发现袁老板不是她所谓的桃花源。

综上所述,《暗恋桃花源》如今31年后还能够继续巡演,意味着这部舞台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华语舞台剧经典作之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