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揪夫妻》 @ 吴晓惠

一切都是郁金香的错:谈神戏剧场《狂揪夫妻》中的叙事结构

《狂揪夫妻》在叙事的结构上采用的是“一场景,一日间”的浓缩来作为所有情节叙述的聚焦点。《狂》通过顺叙的方式,以双方孩子之间的打斗作为事端,引领甲方·受害者Benjamin的父母(Michael, Veronica) 和 乙方·加害者Andrew的父母 (Alan, Anna)进行了一场大人世界的“文明”谈判。

“一场景”:整出剧的叙事空间就聚集于一景一幕,即甲方家的客厅。尽管角色曾经暂时离场(例如:Veronica去厨房),却还是贯穿于同个空间。房子犹如牢笼,捆住了角色的肉身,却令他们的灵魂通过言语得到自由。“一场景”的用意,在于让角色的压抑情绪达至极点,有待关键时刻爆发,借以强化戏剧张力。

“一日间”:《狂》的戏剧时间发生于一个午后,所有事件发展都严守“24小时”的框架。戏中的甲乙方都是来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作为城市人都患有“时间=金钱”的都市病。双方之所以会面,就是为了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时间在流逝,但这理想的“双赢”局面却因接连的环境干扰(例如:Alan的电话)而变得遥不可及。“一日间”的压迫性,因而加深戏剧中矛盾的冲击。

蝴蝶效应:《狂》的叙事特色,就是“隐形化”的孩子。大人问题的根源来自孩子,但两名“祸端”却只存在于大人的对话中,完全没有以任何主动的形式出现(例如:像Michael的女儿打电话回家)。《狂》运用了“蝴蝶效应”,通过孩子争执的“前因”,在连锁反应的影响下,造就了大人野蛮对抗的“后果”。就好比,蝴蝶在A点挥动翅膀就会导致B点的龙卷风,但是这个预言却无法被制止。又如《狂》,不文明的举动一旦开始,就注定迈向失控。

郁金香:郁金香的花语,有着“高贵典雅”的意思。作为一个文明的符号,郁金香在叙事上曾经被移动过两次。开场时,装束郁金香的花瓶被摆放在舞台的地面,随后才被移至舞台中央的桌子上。戏剧进入高潮时(Anna吐在Veronica的画册),花瓶又再度回到开场时的位置。郁金香的移动,就仿佛是“文明/不文明”的开关。郁金香一旦被摆在台面上,四名角色就被询唤进入了一个“文明”的状态。但花瓶一离开桌子,他们就露出了“不文明”的本性。郁金香对情节铺排的作用,即讽刺文明的虚假。郁金香是Veronica让Michael买来向客人表示友好的象征,但实际上这是礼仪上的虚假,因为Veronica内心其实是不欢迎他们的(认为加害者登门道歉是理所当然)。另一幕说Anna把Alan的手机扔进花瓶中,手机因泡了水而报废。此不文明的举动,实质扼杀了文明的产物(手机)。手机如此脆弱,泡了水就当机,文明是否也一样,在不文明的面前不堪一击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