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鬼》@ 陈磊

文本中FUKU的名字跟其他三人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比起赤鬼,水银和通比。她的名字在字幕上只是由一组拼音拼写而成的,没有实际的汉字。这视乎也暗示着她在村里的状况跟其他三人有着一丝的不同,与其说是她被村里人排斥还不如说是她自己本身在抗拒容入到集体之中。她在村里的称呼一直是“那女人” 。这一点,其实是很不可思议地,毕竟通比跟她在同样的村子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但为何村里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同样的,在村民的话语间对于她的形容还是保持着一种恐惧和偏见,这么多年并未得到消除。这遂于他们对待赤鬼的方式相同但又与他们对待通比的态度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如果说村民对于赤鬼的恐惧和偏见是来源于陌生感。那么跟着他们相处多年,说着同样语言的FUKU又算什么。透过这样的对比,FUKU这个人物所有表达的极有可能是虽然语言,肤色的不同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本身是否有一颗想要融合到集体的心。然而文本中的FUKU,很显然的就是缺乏了这种意识,所以她被边缘化根本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接着,文本里也借由FUKU, 通比和本村人水银之间的亲密层度对于这一点进行了阐述。他们三人其实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但是很明显的水银与通比之间建立起了浓厚的兄弟情怀,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秘密。反观FUKU,她在面对水银亲近时,一直处于拒绝的状态,更多的时候水银只能透过通比与她沟通。在这样的前提下, 可想而知她在面对同村人靠近时必然也会采取同样的回应方式。对于这种态度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FUKU潜意识中其实认为村名才是他者,跟她是不同的所以才会产生抗拒的态度。当然,按照这层理念去分析FUKU,其实她与村里人又有何区别,她排斥村里人的意识,也就暗示了村里人必将排斥赤鬼的结果。当然,对于她会接纳赤鬼,其中很有可能是因为她认为赤鬼跟她是一类人,都是属于外来人。

再来,FUKU的梦想是到海的例外一边,但是抱着强烈个人主义的她,在海的例外一边终究还是会重复循环她在村里的状况,所以这也就注定了她无法逃离村子,远离苦难,一切又回到原点的结局而她的死亡也就意味着解脱,帮助她从个人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FUKU的形象再现了绝大部分的外来人,他们往往只会抱怨本地人对于他们的歧视和排斥但是他们自己可曾反思过,在面对外来文化和社会风气时自己又做过哪些努力和付出,他们或许也像本地人一样带着成见的态度,不愿意融入到本地人的生活当中。

不管是文化还是种族,其融合的过程都是需要种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包容,不能依赖单方面付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