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鬼》@ 梁愷秢

在日本民间的乡野传说里,“赤鬼”是吃人的。可在九年剧场的制作《赤鬼》里,则是人把“鬼”给吃了。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问题。当生存与道德理念不能并存时,我们会选择哪个呢?会是舍身取义,还是舍义取身呢?

舞台剧中,各个人物在某些设定的场合里都会面临这样一个艰难的选择。二者中只能选择其一。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之下,虽然他们明知自己的选择违背了道德,可为了生存,还是选择了舍弃道义。

流传赤鬼会抓小孩、会吃人。虽说虎毒不食子,可戏里村妇遇到赤鬼时却选择舍弃孩子,以求自保。面对丈夫斥责时,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和不遭众人的吐槽,她将责任推卸到赤鬼身上,让他替自己背黑锅,背起莫须有的罪名,成为自己罪过的代罪羔羊。

村民抱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态对待赤鬼。为了以求后患无忧,他们言而无信,违背承诺。虽承诺救出婴儿后,七日内不对付赤鬼,可他们却在孩子被救出时设法将赤鬼置之死地。在杀赤鬼的同时,他们也将那女人、水银及通比的性命置之不理,意图让他们与赤鬼陪葬。

水银和通比明知食人是道德禁忌,但在生死关头,为了生存,还是选择将赤鬼的遗体给吃了,并违背那女人的意愿,使计让她吃下赤鬼的肉,让她与他们一同背负食人的罪孽。

村女可以选择保护孩子与赤鬼拼死一搏,赌那一线生机。村民可以选择遵守诺言,放众人一条生路。水银和通比可以选择听天由命,不食赤鬼。可他们并没有。他们选择生存,选择背信弃义。

 “如果爱人和母亲同时掉进大海里,你会先救谁?”

问题的答案虽没分对错,可却难以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作这残酷的空想,可若果真只能在两个重要的人当中选择其一,我们会怎么办?相同的,如果要在道德与生存两者中选择其一,我们又该如何选择?虽然难以取舍,但这样的抉择时刻,也许总有一天会来临。

《孟》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没面临危机前,我们或许可以果断地说出自己不会违背道德理念,可在面临生死存亡时我们又能否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呢?

以赤鬼作为互文,Shin先生的漫画,人性实验之《宝塔的故事》,就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探讨这个问题。人为了生存会选择违背道义。选择坚守道义的则死路一条。可违背道义后却又得承受良心的煎熬,不断地为自己寻找借口,秉着愧疚及心虚的情感度过余生。

在不能二全的状态下,我们该如何抉择?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们于美好意的追求。到了面临环境的抉择的时候,以人的本性,我相信大多人还是偏向于生存的。毕竟自古相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Comments